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董承事三颂见别·其二》
《和董承事三颂见别·其二》全文
宋 / 释慧方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顺水张帆息浪花截流一句不周遮。

已登彼岸无馀事,入海谁能更算沙。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彼岸(bǐ àn)的意思:指对岸、对方、对立的一方,也可以指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刻或地点。

不周(bù zhōu)的意思:不到位;不周全;不周密

截流(jié liú)的意思:指阻止或限制某种行为或事物的发展或传播。

浪花(làng huā)的意思:比喻人的精神风貌或事物的表面现象。

顺水(shùn shuǐ)的意思:顺着水流的方向,表示事物顺利、顺心、顺利进行或顺利完成。

周遮(zhōu zhē)的意思:周遮是一个古代成语,意思是四周都有阻挡,无法逃脱。

鉴赏

这首诗以“和董承事三颂见别(其二)”为题,由宋代诗人释慧方所作。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自然景象来表达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离别之情。

首句“顺水张帆息浪花”,描绘了一幅在平静水流中乘风破浪的画面,帆船顺流而下,轻轻拂过水面,激起的浪花仿佛是轻盈的音符,在水面上跳跃。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隐喻着人生旅途中的顺境与轻松。

次句“截流一句不周遮”,则以更为抽象的方式表达了对时间与空间的超越。诗人似乎在说,即使是在时间的长河中,也有那么一刻,能够暂时停下脚步,不被周遭的纷扰所遮蔽,找到内心的宁静与清晰。这句诗富有哲思,暗示了在忙碌与复杂的世界中,人们仍能寻得心灵的避风港。

后两句“已登彼岸无馀事,入海谁能更算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通过“彼岸”这一概念,象征着人生的终点或精神的解脱之地。当一个人达到了这个彼岸,所有的烦恼与忧虑都烟消云散,剩下的只是内心的平和与满足。然而,即便如此,诗人又以“入海谁能更算沙”提出疑问,暗指即便在最宁静的状态下,人生的复杂与不可预测性依然存在。这不仅是对离别的感慨,也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哲理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离别以及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它既是对朋友离别的深情告别,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索,充满了深邃的意味和情感的共鸣。

作者介绍

释慧方
朝代:宋

释慧方,号超宗,俗姓龚,临江(今江西樟树西南)人。十七岁试经得度,历参名宿,执侍悟新禅师十四年。徽宗宣和中,初住隆庆寺,迁住吉州禾山寺、洪州云岩寺。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死心悟新禅师法嗣。有《超宗慧方禅师语录》一卷(收入《续藏经》)。《嘉泰普灯录》卷一○、《五灯会元》卷一八有传。今录诗三十九首。
猜你喜欢

简湖中隐者

十里隔天镜,一庵依翠屏。

甘泉胜牛乳,灵药似人形。

处处筇枝健,年年鬓色青。

客星犹不作,肯应少微星。

(0)

新秋

衰发成丝奈若何,更堪日月疾飞梭。

梧桐败叶飘犹少,蟋蟀雕笼卖已多。

岁乐喧呼沽酒市,夜凉凄断采菱歌。

老夫亦动秋风兴,欲倩邻翁买钓蓑。

(0)

感旧六首·其四

尘土暗貂裘,森然白发稠。

年光真衮衮,吾事竟悠悠。

马宿平沙夜,烽传绝塞秋。

故人零落尽,追写只添愁。

(0)

道室书事

五十馀年读道书,老来所得定何如。

目光焰焰夜穿帐,胎发青青晨映梳。

甚畏蝮蛇宁断手,已烹熊掌敢兼鱼。

春芜二亩扶犁去,空忆高皇赐对初。

(0)

程泰之尚书挽词二首·其一

文古唐元结,经明汉仲舒。

三朝八座贵,千载九丘书。

早接游从末,常闻议论馀。

死生今永诀,追恨寄声疏。

(0)

登紫翠楼

水落溪声壮,天寒山色奇。

残云宿虚阁,驯鹭下清池。

簿领消豪气,功名负圣时。

凭高不胜叹,神武迫归期。

(0)
诗词分类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诗人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程颢 袁崇焕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