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经过萑蒲泽畔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仁爱的颂扬。
首句“已有舆梁属要津”,描绘了一幅繁忙的交通景象,舆梁指的是桥梁,要津则是重要的渡口或通道,暗示了此处人来人往,交通便利。这句诗通过描绘繁忙的景象,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市井生活画面。
接着,“应无芍药媚芳春”一句,诗人以芍药花作为春天的象征,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期待。然而,诗人却说“应无”,似乎在暗示芍药花并非此处的特色,或是春天的美景在此地另有他物。这种转折,使得下文的描述更加引人入胜。
“萑蒲泽畔安然过”,诗人转而描写自己在萑蒲泽畔的行进情景。萑蒲泽畔,可能是指一片芦苇丛生的湿地,诗人在这里“安然过”,既表现了他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和欣赏,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自在。
最后一句“始信孙侨是爱人”,诗人通过引用典故,表达了对仁爱的理解和赞赏。孙侨是春秋时期鲁国的大夫,以仁爱著称。诗人在这里提到孙侨,可能是想表达自己在此次旅行中,通过亲身体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仁爱的真谛,感受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转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以及对仁爱精神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是一首充满哲理意味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雷阳歌送冯南江赴戍
雷阳三月涛声怒,涨海冥冥乱烟屿。
伏波庙前苦竹低,雷公山下鹙鸧举。
氤氲霾雾濯阴霓,屼嵂火云蒸毒雨。
一自三闾遭放时,身乘文豹骖虬螭。
忠愤气排阊阖动,思君泪落天南垂。
冯君崛称三吴彦,览辉振翮风云颤。
巍峨绣服凤凰台,嶙峋谏草麒麟殿。
不惜捐躯批逆鳞,宁辞伏窜穷荒甸。
昔骑骢马侍龙楼,今听哀猿到粤洲。
壮志由来狭四海,岂应乡土增离忧。
君不见苏叔子,僦居民舍犹遭訾。
奇绝翻怜惬壮游,风流尽付罗湖水。
又不见寇莱公,郡图来献城门东。
始知履历非偶尔,剩有蒸羊赠狡童。
尔来四百五十载,二公精爽今犹在。
此地凄凉君再过,仰看万里风尘改。
明朝遥瞩岭南云,长虹夜夜流光彩。
《雷阳歌送冯南江赴戍》【明·何良傅】雷阳三月涛声怒,涨海冥冥乱烟屿。伏波庙前苦竹低,雷公山下鹙鸧举。氤氲霾雾濯阴霓,屼嵂火云蒸毒雨。一自三闾遭放时,身乘文豹骖虬螭。忠愤气排阊阖动,思君泪落天南垂。冯君崛称三吴彦,览辉振翮风云颤。巍峨绣服凤凰台,嶙峋谏草麒麟殿。不惜捐躯批逆鳞,宁辞伏窜穷荒甸。昔骑骢马侍龙楼,今听哀猿到粤洲。壮志由来狭四海,岂应乡土增离忧。君不见苏叔子,僦居民舍犹遭訾。奇绝翻怜惬壮游,风流尽付罗湖水。又不见寇莱公,郡图来献城门东。始知履历非偶尔,剩有蒸羊赠狡童。尔来四百五十载,二公精爽今犹在。此地凄凉君再过,仰看万里风尘改。明朝遥瞩岭南云,长虹夜夜流光彩。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3967c67cc841c585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