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参偶(cān ǒu)的意思:指参与、加入某个团体或活动,成为其中的一员。
低头(dī tóu)的意思:低下头颅,表示谦卑、屈服、顺从等。
二公(èr gōng)的意思:指两个公职人员,也可指两个高官。
年少(nián shào)的意思:指年纪轻,年幼。
贫道(pín dào)的意思:贫道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意为自称贫穷的道士。它用来形容自谦自轻的说话态度,表达了谦虚、低调、不自负的心态。
收取(shōu qǔ)的意思:接受、获取、收下
飕飕(sōu sōu)的意思:形容风声、箭声等声音刺耳、猛烈。
同参(tóng cān)的意思:指相互参考、相互借鉴,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王谢(wáng xiè)的意思:王谢是指王朝和诸侯的名字,代表着权势和地位。在成语中,王谢常用来比喻权贵富有的人家。
无用(wú yòng)的意思:没有用处,没有价值,无效
行脚(xíng jiǎo)的意思:指行走于各地,四处奔波、旅行的意思。
寻师(xún shī)的意思:寻找合适的老师或指导者,以获得更好的学习经验和知识。
远行(yuǎn xíng)的意思:指离开家乡或原地去远方旅行、出使、出征等。
冷飕飕(lěng sōu sōu)的意思:形容寒冷刺骨的感觉。
- 翻译
- 半间古老的房屋阴冷清寂,只剩下我一个僧人孤独留存。
过去曾远行寻师,如今只能见到佛像低垂着头。
旧的丝绸不再使用,姑且收起来;破烂的僧袍无法修补,就暂时穿吧。
年轻时就知道贫寒是我常态,曾与王谢两家贵公子一同游历。
- 注释
- 古屋:古老的房屋。
冷飕飕:阴冷清寂。
死尽:全部去世。
同参:一同修行的僧侣。
偶独留:仅剩一人。
昔已:过去已经。
寻师:寻找老师。
远行脚:长途跋涉。
小低头:佛像低垂。
旧绫:旧的丝绸。
聊收取:姑且收起。
破衲:破烂的僧袍。
著休:暂时穿用。
年少:年轻时。
贫道:我这个贫穷的僧人。
王谢二公:王谢两家的贵族子弟。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僧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半间古屋冷飕飔",设定了一个寒冷、荒凉的环境,也反映出老僧的孤独与清贫。"死尽同参偶独留"则表明在自然界中,即便是树木,也难逃命运,只有偶尔几棵存活下来,与老僧共度时光,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联系。
"昔已寻师远行脚,今惟见佛小低头",诗人通过对比昔日奔波求道的热忱与现今面对佛像轻微点头的动作,表达了对于信仰的深刻反思和内心的平静。老僧年岁已高,对于世俗的追求已经淡然,对于精神上的追求却更加专注。
"旧绫无用聊收取,破衲难缝且著休",这两句诗描写了老僧日常生活中的简朴与自足。即便是破损的衣物,也被珍惜起来,反映出老僧对待生命和物品的态度——既不浪费也不强求。
最后两句"年少还知贫道不,曾同王谢二公游"则透露出诗人青年时期对于贫穷生活的理解,以及曾经与世俗名流王、谢二公交往的情形。这些回忆让老僧在晚年有着更深的感慨和对过往岁月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老僧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超脱红尘、宁静致远的生命状态,以及对于信仰与精神追求的执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仁寿县治新开小轩以琴中趣名之用趣字韵赋之
渊明识琴心,徽弦总不具。
兴发时抚弄,悠然得真趣。
杳然太古音,充满一切处。
吾今琴亦亡,至乐随所寓。
调此方寸微,物物尽和豫。
一奏万化熙,再奏九功叙。
大声越宫商,俗耳恐难喻。
单父不下堂,阳春被黎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