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畦今夜月,出峤二更初。
蓐食催鸣碓,蒙头静著书。
二更(èr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第二个时辰。
吠犬(fèi quǎn)的意思:形容无事生非,找茬挑衅。
风炉(fēng lú)的意思:指人的性格或行为像风炉一样热情奔放,充满活力和朝气。
更初(gēng chū)的意思:指事物开始发展或变化的初期阶段。
解寒(jiě hán)的意思:解决寒冷的问题,使身体暖和起来。
蓐食(rù shí)的意思:指在床上吃饭,比喻懒散和奢侈。
细火(xì huǒ)的意思:指火势小、温度低,比喻做事不急不躁,从容不迫。
一盏(yī zhǎn)的意思:指一盏灯光,比喻寥寥无几或孤单的存在。
煮雪(zhǔ xuě)的意思:比喻极其困难或不可能的事情。
这首宋诗描绘了夜晚在篆畦的宁静景象,诗人以月光为引,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细节。"篆畦今夜月"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篆畦是诗人的居所,月光洒落,营造出清冷而诗意的氛围。
"出峤二更初"进一步刻画了深夜时分,诗人起身劳作,"蓐食催鸣碓"写出了鸡鸣报晓,人们开始准备早饭的情景,碓声回荡,显示出农耕生活的勤勉。"蒙头静著书"则暗示诗人沉浸于阅读或写作之中,尽管环境嘈杂,但内心世界却十分专注。
"清霜闻吠犬,细火有归渔"通过犬吠和渔火,描绘了村庄的宁静与和谐,以及渔民晚归的画面,增添了生活气息。最后一联"一盏解寒酒,风炉煮雪蔬"描绘了诗人独自品酒取暖,享受简单而温馨的晚餐,炉火映照下的雪菜,更显其淡泊与闲适。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宋代乡村生活的恬静与诗意,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