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东兵(dōng bīng)的意思:指东方的兵马,泛指东方的军队。
法行(fǎ xíng)的意思:指法律的行为和作为。
苛法(kē fǎ)的意思:指刑法严苛,对犯罪行为实施严厉的惩罚。
谩劳(màn láo)的意思:形容别人的辛劳或劳动被人轻视或不重视。
起更(qǐ gēng)的意思:指夜间更换守夜的人。
岂但(qǐ dàn)的意思:不仅仅是
山东(shān dōng)的意思:形容人勇敢、刚强,也用来形容事物坚固、稳定。
生民(shēng mín)的意思:指民众,人民。
罔生(wǎng shēng)的意思:罔生指没有生命,没有生气。
王泽(wáng zé)的意思:指因权势而得到的财富和地位。
先王(xiān wáng)的意思:指古代封建社会中的君主或帝王,也可以泛指古代有威望的君主。
-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童轩的《读史十首(其五)商鞅》表达了对古代苛政的批判和历史教训的反思。首句“谩劳苛法罔生民”直指严酷法律对百姓生活的无益和剥夺,"谩劳"二字揭示了徒劳无功之意,"罔生民"则强调了法度对民众生存的负面影响。接下来的“遂使先王泽尽湮”进一步指出,这样的苛政导致了古代圣王仁政恩泽的消失,"泽尽湮"形象地描绘了这种衰败景象。
后两句“岂但法行还自弊,山东兵起更亡秦”深化主题,指出苛法不仅自我消耗,还引发了社会动荡。"自弊"揭示了法律制度本身的矛盾和失效,而“山东兵起更亡秦”则借秦朝因苛政引发农民起义最终灭亡的历史事实,警示后人勿蹈覆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商鞅变法为例,批评了过于严苛的法制对社会和人民的危害,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题秦梅生参军青溪看花图
一篷烟翠,记春江载酒,镜奁平贴。
锦汎鱼油波力软,红艳霏微如雪。
白石祠边,泰娘桥畔,箫管迎桃叶。
家乡淮海,野游堪老秦七。
争柰听鼓应官,六朝歌舞,空对南鸿说。
忽地沧桑尘劫换,无限琼枝销歇。
客泪青衫,繁华黄土,梦泣寒塘月。
花开花落,暗潮犹为呜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