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陈毓瑞诗四首·其三》
《题陈毓瑞诗四首·其三》全文
清 / 王旋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莽莽燕云野起尘,不堪回首问前津。

而今幸赋遂初志,寻得桃源避秦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避秦(bì qín)的意思:避开像秦朝那样的暴政或者强大的对手。

不堪(bù kān)的意思:指某人或某物无法承受一次攻击或打击,非常脆弱或无力抵抗。

初志(chū zhì)的意思:

原来的志原。 三国 魏 曹植 《黄初六年令》:“欲修吾往业,守吾初志。” 唐 韩愈 《薛公墓志铭》:“公之初志,不以事累。”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陈锡九》:“辛苦跋涉而来,为父骨耳。汝不归,初志为何也?” 郭沫若 《羽书集·致华南友人们》:“任何的残虐惨酷,都不足阻挠我们的初志。”

而今(ér jīn)的意思:表示现在,目前,如今。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莽莽(mǎng mǎng)的意思:形容茂密、繁盛的样子。

遂初(suì chū)的意思:开始时就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或取得成功。

桃源(táo yuán)的意思:指理想中的美好世界或乌托邦,也用于形容人们过着宁静、幸福、自由自在的生活。

燕云(yàn yún)的意思:形容人才出众,有非凡的才华和能力。

云野(yún yě)的意思:形容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赋遂初(fù suì chū)的意思:指事物刚开始时,就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或效果。

不堪回首(bù kān huí shǒu)的意思:形容过去的事情非常痛苦、令人难以忍受,不愿再回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历史与现实交织的画面,充满了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憧憬。首句“莽莽燕云野起尘”以辽阔的燕云大地为背景,用“起尘”二字生动地展现了历史的动荡与变迁,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烽火连天。接下来,“不堪回首问前津”,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迷茫,既有对逝去时光的不舍,也有对未来道路的探寻。

“而今幸赋遂初志”则转而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暗示着诗人或主人公在经历了种种波折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初心和理想。这种转变不仅体现了个人的成长与坚持,也蕴含了对当下生活的一种肯定与珍惜。

最后一句“寻得桃源好避秦”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寻找心灵的归宿和避世的理想。这里的“桃源”象征着一个理想化的、远离世俗纷扰的净土,寓意着在现实压力之下,人们对于精神家园的向往和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转折,展现了个体在历史长河中寻求自我价值实现与心灵寄托的过程,既有对过去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作者介绍

王旋吉
朝代:清

字其元,诸生,有孝行。宣统元年举孝廉,方正不就。陶社成员,著有《泉洁诗钞》。
猜你喜欢

玉漏迟·其二秋夜对月偶忆少陵"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之语,因写其意

碧空圆镜展。无端幻出,交柯零乱。

望里阴阴,占却广寒庭院。

自倚阎浮树影,怎禁得、吴郎偷眼。尘雾卷。

丁丁玉斧,等闲飘散。

遥睇露脚斜飞,似坠叶霜林,峭风轻剪。

唤作天香,终是药娥愁见。

记否王孙去久,且归咏、淮南秋怨。清漏转。

霓裳旧歌重按。

(0)

借住山寺诗八首·其三灵岩

岩廊洞室几经春,梵刹离宫总劫尘。

宿草自荒麛鹿径,空山曾识苧萝人。

千花摇落存孤塔,双树婆娑少四邻。

纵是五湖堪一苇,烟波何日出迷津。

(0)

金缕曲.书扇赠徐湘浦世叔

草色侵书幌。昼初长、燕语雕梁,山明翠嶂。

积雨新晴天一碧,夜夜风清月朗。

最好是、松间石上。

世味炎凉禅味远,篆烟轻、隔院钟敲响。

游仙梦,蓬瀛想。

幽人此际诗情爽,占韶华、有酒须倾,有花须赏。

万绿阴遮临水阁,试把纱窗洞敞。

一任取、凭栏四望。

手拍红牙翻水调,出诗词、付与青童唱。

檐樱熟,蔷薇放。

(0)

浪淘沙·其三

人立画栏东,梦里春融。惊回花外一声钟。

四角流苏寻不得,一晌蒙眬。

人事各飘蓬,春讯匆匆。

一湾流水堕猩红,满目关山何处是,残照凄风。

(0)

浪淘沙·其二题嘉定江伊人《海天吟啸图》

千古几词雄,把卷临风。铜琶铁板大江东。

只恐夜深星斗落,惊却蛟龙。

我亦喜雕虫,莫问穷通。

仙人招手碧云中,十二万年心不死,海阔天空。

(0)

和二姑寄怀绝句四首·其二

君家夫婿属多才,况是情同鱼水偕。

一管妆台京兆笔,画眉应向日边来。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贾谊 何良俊 邵谒 蔡邕 陈东 褚遂良 孔尚任 赵恒 王胄 于武陵 刘锜 方苞 班固 刘仙伦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