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迎上沧水,檐挂老香云。
客寻鸥鹭迹,僧混鹿麋群。
尘境(chén jìng)的意思:尘境指的是尘土飞扬的世间,也比喻纷繁浮躁的世俗之地。
梵文(fàn wén)的意思:梵文是指古代印度的一种古老语言,也是佛教经典的语言。它在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虽复(suī fù)的意思:虽然再怎么复杂、繁琐,但总归可以解决或克服。
天路(tiān lù)的意思:指通往天堂的道路或通向成功的道路。
香云(xiāng yún)的意思:形容香气弥漫,云状的景象。
嚣尘(xiāo chén)的意思:指声名显赫、声势浩大,也可以形容喧嚣繁忙的场面。
重林(zhòng lín)的意思:指森林茂密、繁荣的景象。
自分(zì fēn)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中庵观景象。首句“门迎上沧水”,以“沧水”象征深远、清幽之境,暗示庵观所在之地远离尘嚣,环境清雅。次句“檐挂老香云”,通过“老香云”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庵观周围弥漫的香气,更赋予了空间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隔岸归蒲供,重林隐梵文”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庵观的静谧与神秘。蒲供,即蒲团,常用于佛教仪式,此处借指庵观内修行的场景;“重林隐梵文”则暗示庵观四周树木繁茂,梵文(佛教经典)在林间隐约可见,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充满宗教氛围的意境。
“客寻鸥鹭迹,僧混鹿麋群”描绘了庵观内外的和谐共生。客人们在寻找鸥鹭的踪迹,而僧人们则与鹿麋为伴,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庵观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一句“虽复嚣尘境,人天路自分”点明主旨,即使外界纷扰不断,庵观内外依然保持着各自的宁静与秩序,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界限清晰,各自遵循着不同的道路前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庵观的静美与超脱世俗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