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白业庵》
《过白业庵》全文
明 / 区怀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门迎上沧水,檐挂老香云

隔岸归蒲供,重林梵文

客寻鸥鹭迹,僧混鹿麋群。

虽复尘境人天自分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尘境(chén jìng)的意思:尘境指的是尘土飞扬的世间,也比喻纷繁浮躁的世俗之地。

梵文(fàn wén)的意思:梵文是指古代印度的一种古老语言,也是佛教经典的语言。它在宗教、哲学、文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

隔岸(gé àn)的意思:指两岸之间有一定距离,比喻关系疏远、隔膜。

人天(rén tiān)的意思:指人与天地之间的关系,表示人类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

虽复(suī fù)的意思:虽然再怎么复杂、繁琐,但总归可以解决或克服。

天路(tiān lù)的意思:指通往天堂的道路或通向成功的道路。

香云(xiāng yún)的意思:形容香气弥漫,云状的景象。

嚣尘(xiāo chén)的意思:指声名显赫、声势浩大,也可以形容喧嚣繁忙的场面。

重林(zhòng lín)的意思:指森林茂密、繁荣的景象。

自分(zì fēn)的意思:自私自利,只顾自己,不顾他人。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山中庵观景象。首句“门迎上沧水”,以“沧水”象征深远、清幽之境,暗示庵观所在之地远离尘嚣,环境清雅。次句“檐挂老香云”,通过“老香云”这一意象,不仅描绘了庵观周围弥漫的香气,更赋予了空间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隔岸归蒲供,重林隐梵文”两句,进一步渲染了庵观的静谧与神秘。蒲供,即蒲团,常用于佛教仪式,此处借指庵观内修行的场景;“重林隐梵文”则暗示庵观四周树木繁茂,梵文(佛教经典)在林间隐约可见,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充满宗教氛围的意境。

“客寻鸥鹭迹,僧混鹿麋群”描绘了庵观内外的和谐共生。客人们在寻找鸥鹭的踪迹,而僧人们则与鹿麋为伴,这种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体现了庵观的宁静与平和。

最后一句“虽复嚣尘境,人天路自分”点明主旨,即使外界纷扰不断,庵观内外依然保持着各自的宁静与秩序,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界限清晰,各自遵循着不同的道路前行。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庵观的静美与超脱世俗的境界。

作者介绍

区怀瑞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启图。少有才,为辅臣赵志皋所重。天启七年举人,授当阳县知县。时县邑残破不堪,莅任后设义仓,兴学校,招集逃亡,民得稍安,有政声。后补平山令,告归。有《趋庭稿》、《游燕草》、《游滁草》等。
猜你喜欢

新正御园即目四首·其一

青阳凑达气融和,几点琼英缀古柯。

宝扇书联迓新祉,大都祈岁意居多。

(0)

题邹一桂画四首·其三菊

底须泉上不篱东,潇洒延年晚照中。

位置雅宜文石侧,介如风味本相同。

(0)

赐哈萨克布鲁特等宴即席得句

乌孙扫净玉门开,受号争先肯后哉。

献马不须金马去,右宛今效左宛来。

踵前布露相伯仲,罢战康居总厕陪。

谁道蒲萄经岁久,三巡早各醉芳醅。

(0)

夏日昆明湖上四首·其三

耕织图边川路斜,绿阴霭霭接桑麻。

溪塍水足插秧罢,却虑西成日正赊。

(0)

题云绘轩

常年艰致是春云,今岁春云易郁氛。

都道南巡转气候,恰宜东作蔚氤氲。

每看出岫容生动,便冀为霖意恳勤。

俯仰高轩宁玩绘,劭农心为万民欣。

(0)

延赏亭

役情书史亦糟粕,契理鸢鱼总道机。

试问亭中延赏者,究于何处获心依。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孙周卿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