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巳二月三日晚食罢步至林氏园了然道人新筑小亭爱其阒寂独坐久之白上人来出门又逢魏子归而写之以诗偶翻旧藁见之恍然因书以示庭植二首·其一》
《己巳二月三日晚食罢步至林氏园了然道人新筑小亭爱其阒寂独坐久之白上人来出门又逢魏子归而写之以诗偶翻旧藁见之恍然因书以示庭植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新筑茅亭涩勒间,蒲团坐久欲忘还。

道人应供归来晚,只有野僧相伴闲。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道人(dào ren)的意思:道人指的是修行道德修养的人,也可以指道德高尚的人。

归来(guī lái)的意思:返回原处或归还原处。

蒲团(pú tuán)的意思:指坐垫、座垫,也比喻坐得稳当、安稳。

涩勒(sè lè)的意思:形容事情受到限制、阻碍,不能顺利进行。

团坐(tuán zuò)的意思:指一群人团结在一起坐在一起,形成团结一致的局面。

相伴(xiāng bàn)的意思:一同陪伴、共同出现

野僧(yě sēng)的意思:指不拘礼法,行为放荡、放纵的僧人。

应供(yìng gòng)的意思:按照规定或要求供给。

只有(zhǐ yǒu)的意思:表示仅仅、唯一、只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新筑茅亭涩勒间”,点明了地点——一个位于幽静之处的小亭,暗示了环境的清幽与远离尘嚣。接着,“蒲团坐久欲忘还”一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长时间沉浸在这样的环境中,仿佛时间与空间在此刻凝固,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满足。

“道人应供归来晚,只有野僧相伴闲”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氛围。道人(可能指的是道士或修行者)在傍晚时分归来,与野僧(乡村中的僧侣)共同享受这份闲适与宁静。这里的“野僧”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暗示了与世无争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亲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环境、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平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理想。它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也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追求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心灵自由的文化精神。

作者介绍
李光

李光
朝代:宋   字:泰发   号:转物老人   籍贯: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   生辰:1078年12月16日[1

李光(1078年12月16日[1] —1159年4月22日),字泰发,一作字泰定,号转物老人。越州上虞(今浙江上虞东南)人。南宋名臣、文学家、词人,南宋四名臣之一,唐汝阳王李琎之后。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进士,调知开化县,移知常熟县。累官至参知政事,因与秦桧不合,出知绍兴府,改提举洞霄宫。绍兴十一年(1141年),贬藤州安置,后更贬至昌化军。秦桧死,内迁郴州。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复左朝奉大夫。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致仕,行至江州卒,年八十二。宋孝宗即位后,赠资政殿学士,赐谥庄简。有前后
猜你喜欢

王升之绝句以诗成有共赋酒熟无孤斟为韵因次其韵·其八

霜蟹丰两螯,磊落登盘盂。

亹亹倦咀嚼,繄我愁独无。

(0)

坐进庵戏作·其三

圆蒲与方竹,伴我守幽閒。

夜阑得禅趣,明月窥窗间。

(0)

使辽作十四首·其二

虎北奚南迥,居然带砺全。

百寻天上树,千里掌中川。

毳幕宜逃汉,山戎莫病燕。

即今瓯脱地,浑占两河田。

(0)

重建南山亭辄成小诗乃建中靖国元年孟冬五日也

南山亭榭复修完,上枕苍崖下碧澜。

此景诗人吟不尽,丹青图写也应难。

(0)

赠庆恩禅师

深颅瘦胫出家人,八十终身一衲云。

高寿不论松与鹤,独留心赏寄迦文。

(0)

陪林明复功德院小轩对假山有成

候禽幽啭似争春,我亦贪搔不屋巾。

巀嶭烟姿在眉睫,个中还有傲秦人。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丘浚 程嘉燧 陈三立 薛能 张继先 钱谦益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