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陈恭尹所作,名为《题画莲花二首(其一)》。诗中描绘了对一幅画中莲花的深刻感悟与赞美。
首句“谁写芙蓉望俨然”,以问句形式引出,仿佛在询问是谁将这幅莲花画得如此生动逼真,让观者仿佛能望见真实的芙蓉花。这里的“芙蓉”即指莲花,古人常以“芙蓉”代指莲花,因其形态相似且皆为水生植物,给人以高洁脱俗之感。
次句“清香虽未态殊妍”,则进一步点明了莲花的香气与姿态。虽然诗中并未直接描述莲花的姿态如何不同寻常,但通过“清香”二字,已经暗示了莲花独有的清新香气,这是它区别于其他花卉的独特之处。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强调了莲花的香气独特而迷人。
后两句“真花开落才三日,一纸长存定百年”,则是对画中莲花与现实中的莲花寿命差异的感慨。诗句中提到,真实的莲花从开放到凋谢可能只有短短的三天时间,而画中的莲花却可以长久保存,不受时间限制。这种对比不仅体现了画家技艺的高超,也表达了诗人对艺术作品永恒价值的赞叹。通过这一对比,诗人似乎在说,尽管自然界的美好事物终会消逝,但艺术作品能够超越时间的限制,成为永恒的记忆和欣赏的对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一幅画中莲花的描绘与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深刻理解与追求,以及对时间流逝与艺术永恒性的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楼送太康郭主簿赴岭南
对酒怜君安可论,当官爱士如平原。
料钱用尽却为谤,食客空多谁报恩。
万里孤舟向南越,苍梧云中暮帆灭。
树色应无江北秋,天涯尚见淮阳月。
驿路南随桂水流,猿声不绝到炎州。
青山落日那堪望,谁见思君江上楼。
送贾侍御克复后入京
对酒心不乐,见君动行舟。
回看暮帆隐,独向空江愁。
晴云淡初夜,春塘深慢流。
温颜风霜霁,喜气烟尘收。
驰驲数千里,朝天十二楼。
因之报亲爱,白发生沧洲。
送梁郎中赴吉州
遥想庐陵郡,还听叔度歌。
旧官移上象,新令布中和。
看竹经霜少,闻猿带雨多。
但愁徵拜日,无奈借留何。
奉送卢员外之饶州
天书万里至,旌旆上江飞。
日向鄱阳近,应看吴岫微。暮帆何处落?
潮水背人归。风土无劳问,南枝黄叶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