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须(bù xū)的意思:不必,不需要
长松(cháng sōng)的意思:指人的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像松树一样挺拔坚强。
方外(fāng wài)的意思:方外指的是离开尘世纷扰的世外桃源,也可以表示远离俗世,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好景(hǎo jǐng)的意思:美好的景象不会持续很久
南山(nán shān)的意思:指的是南方的山,也可泛指高山。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上清(shàng qīng)的意思:指清澈明亮,没有杂质的状态或场所。
石径(shí jìng)的意思:石头铺成的小径
暑气(shǔ qì)的意思:炎热的气候
松荫(sōng yīn)的意思:指树木茂盛的地方,也比喻得到保护和庇护。
太平(tài píng)的意思:太平指的是社会安定、国泰民安的状态,也可以表示和平、安宁的境地。
外相(wài xiāng)的意思:指外表、外貌。
相期(xiāng qī)的意思:约定某个时间、地点见面。
应心(yìng xīn)的意思:指按照自己的心意或者他人的意愿去行动或处理事务。
云根(yún gēn)的意思:指家族或组织的根基牢固,底蕴深厚。
谪仙(zhé xiān)的意思:指人被贬低、被排斥或被迫离开原本的环境,像仙人一样被放逐。
中有(zhōng yǒu)的意思:表示在某种事物或情况中存在着某种特定的内容、特征或要素。
- 鉴赏
此诗《寄熊伯通》由宋代诗人孔平仲所作,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山林景象,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联“南山九叠势千霄,中有长松荫寸苗”以南山的雄伟之势开篇,九叠山峰直插云霄,其间长松挺拔,庇护着幼小的松苗,既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也寓意着成长与庇护的主题。
颔联“好景常闻太平观,谪仙更住上清桥”转而描述了太平观的美景以及传说中的谪仙在此栖息的情景,体现了对理想生活和超凡脱俗境界的追求。
颈联“风吹石径秋声早,泉落云根暑气消”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清幽的环境,秋风轻拂石径,带来早秋的凉意;泉水从云根落下,消散了夏日的炎热,营造出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
尾联“方外相期蒙雅眷,只应心隐不须招”表达了诗人对熊伯通的深厚情谊,希望在远离尘世的隐居生活中,能够得到对方的理解与共鸣,暗示了对真挚友谊的珍视和对心灵深处默契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