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悲啼(bēi tí)的意思:形容极度悲伤哭泣。
错愕(cuò è)的意思:惊讶、吃惊。
东京(dōng jīng)的意思:指极远的地方,比喻离得很远或非常遥远的地方。
汉皇(hàn huáng)的意思:指中国历史上的汉朝皇帝,也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权势和统治力。
经文(jīng wén)的意思:指有关经书、文献的内容或言论。
弥勒(mí lè)的意思:指人心宽大,慈悲为怀。
年号(nián hào)的意思:年号是指帝王在位时所用的年号,用以标示历史时期。
西域(xī yù)的意思:指中国古代对西方边疆地区的称呼,也泛指边疆地区。
宣圣(xuān shèng)的意思:宣扬圣明之道
贞观(zhēn guān)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道德高尚。
- 鉴赏
这首诗巧妙地融合了多个历史元素与宗教符号,展现了作者对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独特见解和幽默感。通过“佛时”、“宣圣”、“弥勒”、“贞观”、“东京”、“唐宗”、“汉皇”等词语,作者构建了一个时空交错的场景,将佛教、儒家、道教以及中国历史上的重要皇帝联系在一起。
“佛时是西域经文”,暗示着佛教思想在遥远的西方传入,预示着宗教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宣圣悲啼弥勒笑”,对比了儒家创始人孔子(宣圣)的悲伤与弥勒菩萨的欢笑,可能寓意着不同文化或信仰间的冲突与和谐共存。“贞观系东京年号”,将唐朝李世民的年号“贞观”与东京(洛阳)联系起来,强调了历史事件的地点与时间。“唐宗错愕汉皇惊”,则通过对比唐朝的唐太宗(唐宗)与汉朝的皇帝(汉皇),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反应的夸张描绘,或许暗含对权力更迭、时代变迁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讽刺与幽默的方式,探讨了历史、宗教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不同角色在特定历史情境下的反应与态度。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历史知识的深厚积累,也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延祐元年江西乡试石鼓赋卷题后
小赋八首苏君书,我初见之詹事箧。
短檠风动目揩频,长卷夜寒手钞怯。
延祐正当元运中,诏书初行贡举法。
主司聘用行省书,布衣名上州县牒。
十八路并集隆兴,第二场中题试帖。
至令异日迹还留,想见同年心最惬。
当时邓公主浙试,深袅吴生奏乡捷。
声名传少惜终沦,拔取虽多颇非躐。
低佪千载岐阳鼓,笑谈一代慈恩塔。
文字贫儿矜敝帚,宇宙飘风吹落叶。
赋好谁人手可叉,时过几日须当镊。
童幼尝为扬子云,长大更思袁伯业。
世閒笔墨未能抛,太息古人讥目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