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崔 员 外 入 秦 因 访 故 园 唐 /岑 参 欲 谒 明 光 殿 ,先 趋 建 礼 门 。仙 郎 去 得 意 ,亚 相 正 承 恩 。竹 里 巴 山 道 ,花 间 汉 水 源 。凭 将 两 行 泪 ,为 访 邵 平 园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巴山(bā shān)的意思:指巴蜀山区,也泛指险峻的山岳地带。
承恩(chéng ēn)的意思:接受恩惠,承受恩德。
得意(dé yì)的意思:感到自豪和满足,对自己的成就或优点感到骄傲。
汉水(hàn shuǐ)的意思:指汉江,也泛指河流。
建礼(jiàn lǐ)的意思:指恭敬有礼,态度谦虚恭敬。
礼门(lǐ mén)的意思:礼貌待人、有礼仪的门道
两行(liǎng xíng)的意思:指文学作品、诗词歌赋的行数。
明光(míng guāng)的意思:明亮的光芒,指光明正大、公正无私的品质。
去得(qù de)的意思:指去得远、去得迅速、去得顺利等意思。
山道(shān dào)的意思:山间的小道,也指行路艰难。
水源(shuǐ yuán)的意思:指水的来源或水源地,也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仙郎(xiān láng)的意思:指仙人或神仙般的男子,也用来形容优雅、风度翩翩的男子。
亚相(yà xiāng)的意思:指在地位、能力、品德等方面与某人相当,相互竞争,不分高低。
明光殿(míng guāng diàn)的意思:指朝廷中权力最高的地方,也比喻权力最大的人。
邵平园(shào píng yuán)的意思:指人之心灵平和、宽厚、宁静。
- 注释
- 欲谒:渴望拜见。
明光殿:代指皇宫中的殿堂,明光形容其辉煌明亮。
先趋:先行赶往。
建礼门:宫殿的正门,象征正式与尊贵的入口。
仙郎:对才貌出众官员的美称,这里指即将前往朝廷的友人。
得意:心满意足,心情舒畅。
亚相:次于丞相的高官,这里可能指友人的上级。
承恩:受到皇帝的恩宠。
竹里:竹林之中。
巴山道:泛指通往巴蜀地区的山路,巴山,泛指四川东部的山岳地带。
花间:花丛之间。
汉水源:指汉江的源头地区,汉水,即汉江,长江最长支流。
凭将:请允许我凭借。
两行泪:泪水,表达离别的哀愁或深刻的思念。
为访:为了探访。
邵平园:邵平,秦时封东陵侯,后隐居种瓜,这里借指隐士的清静之地。
- 翻译
- 想要朝见君王的明光殿,先得匆匆走向那建礼门。
俊逸的仙郎此去心满意足,亚相正蒙受着皇上的隆恩。
穿越竹林覆盖的巴山古道,行经花朵簇拥的汉水之源。
就让我带着这两行感伤的泪水,去探访邵平那宁静的田园。
-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岑参的作品,名为《送崔员外入秦因访故园》。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怀旧与离别的情愫。
“欲谒明光殿,先趋建礼门。”开篇两句,设定了场景,表达了一种向往和准备前往之意。明光殿、建礼门可能是某个地方的重要建筑,这里代表着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仙郎去得意,亚相正承恩。”这里的“仙郎”指代诗中被送别的人物,而“亚相”则可能是崔员外的官职或荣誉。承恩意味着接受了皇上的恩赐,这两句表达了一种对友人际遇和仕途成功的祝福。
“竹里巴山道,花间汉水源。”诗人通过景物描写,将听者带入一个生动的自然环境中。竹林、巴山、花间汉水都是极富画面感的元素,使人仿佛能够身临其境。
“凭将两行泪,为访邵平园。”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的情感,凭栏而立,潸然泪下,是对即将离别之人的不舍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邵平园可能是两人共同记忆中的一个地方,这里的探访充满了情愫。
整首诗通过送别与怀旧的情感,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一种深厚的友谊和复杂的情感世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