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在省晚凉》
《在省晚凉》全文
明 / 汪广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湿热炎炽端居远游

雷霆催急雨,海岱入清秋。

素魄云中出,微凉叶底浮。

汲泉供暝酌,扫地坐来幽。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地坐(dì zuò)的意思:指长时间坐在地上,形容人坐立不安或心神不定。

端居(duān jū)的意思:指居高位或位于首位,也可以指处于最佳的位置或地位。

海岱(hǎi dài)的意思:形容气势雄伟,宏大壮丽。

雷霆(léi tíng)的意思:形容声势浩大,威力巨大,如雷霆般的力量。

凉叶(liáng yè)的意思:指人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得冷淡、漠不关心或不争气。

扫地(sǎo dì)的意思:指清理、整理、打扫地面。也比喻清除污秽、整顿秩序。

湿热(shī rè)的意思:湿热指天气潮湿而炎热,也可用于形容人的身体不舒适或环境不宜居住。

素魄(sù pò)的意思:指人的本质或灵魂。

炎炽(yán chì)的意思:形容火焰旺盛,燃烧得非常猛烈。

远游(yuǎn yóu)的意思:远离家乡、远离熟悉的环境去旅行或游历。

云中(yún zhōng)的意思:形容事物难以捉摸或虚无缥缈。

坐来(zuò lái)的意思:坐着等待,指等待时间的过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傍晚,室内之人因炎热而渴望远游的情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雷雨交加、秋意渐浓的景象,以及月光从云层中透出,微风拂过树叶,带来一丝凉意的场景。诗中“汲泉供暝酌,扫地坐来幽”两句,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取水饮酒、清扫地面以静坐的悠闲生活状态,营造了一种宁静、清凉的氛围。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汪广洋

汪广洋
朝代:明   字:朝宗   籍贯:江苏高邮   生辰:? ~1379

汪广洋(? ~1379),江苏高邮人,字朝宗,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汪广洋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你喜欢

送蔡法曹考绩北上四首·其二

帐饮临南浦,骊歌动北辕。

如何聊执手,已自黯销魂。

问树知温室,看花认省门。

向来同侍从,枚朔几人存。

(0)

赠高邮守陈光哲

王祥佩刀日,谢眺下车辰。

坐见望舒改,行歌沂海春。

淹留倚淮树,迟暮对江蘋。

宣室多祠事,犹怜未召人。

(0)

冬日晴眺

江国开晴久,风烟逐望匀。

寒阴渐改故,阳气欲乘新。

犬马惊余齿,龙蛇任此身。

悠然北窗下,何意得先春。

(0)

东隐篇

避地新郊外,移家故水滨。

晴窗先见曙,虚馆易生春。

丛桂青山卧,扶桑碧海邻。

登皋一舒啸,浩旷得吾真。

(0)

望皇陵作

皋路千官入,山庭一径斜。

先皇曾卜宅,禋祀已年华。

玉碗留常在,金英掩独赊。

暝来凝望处,松柏有烟霞。

(0)

河湟行

君不见高帝兴师净朔方,我文亲亦御戎行。

徵兵尽选三河少,校士争收六郡良。

万骑旌旂纷蔽日,千群组练凛凝霜。

骠骑积弩号将军,耀武宣威志立勋。

阵前杀气骄难近,幄内奇谋秘莫闻。

一朝受脤出萧关,百战长驱事马鞍。

雪晦阴山乘夜袭,天横北斗向南看。

按辔俄传劳细柳,飞书已报下皋兰。

君王神武由天锡,都护材雄总无敌。

长戈大剑耀星芒,昼仆旌旗夜夺壁。

凿空开域路应赊,置亭列障遂踰沙。

博望从来能许国,嫖姚自誓不言家。

奏凯班师截海外,共贺黄图亘地界。

铭功刊石纪龙飞,解甲韬弓罗虎拜。

此时高会坐明堂,登歌献寿乐无疆。

越巂探输陈异物,巴俞角抵尽来王。

世变堪嗟己巳间,白登愁睹翠华还。

不闻更上金城略,但教常闭玉门关。

王者之宝在土地,辛苦成功可轻弃。

先皇遗却平城忧,谋臣徒守珠崖议。

百年慷慨有书生,每过湟中气不平。

非求燕颔封侯易,翻思马革裹尸轻。

不识忌讳尔何戆,可怜身死名俱丧。

朱生肯讼伏波冤,魏文犹寝中山谤。

只今边徼有烟尘,寄言韩相好和亲。

纵使分麾思命将,不知投笔竟何人。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