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叶照书蜗舍好,剜苔读字鹤铭残。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薄寒(bó hán)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但寒冷程度不深。
镫火(dèng huǒ)的意思:指骑马时,马腹被烧热而发急跳跃的情况。比喻人遭到刺激后,情绪激动不安。
高处(gāo chù)的意思:指在高位的人容易受到冷落,也比喻位高权重的人容易受到攻击或遭遇困难。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九月(jiǔ yuè)的意思:九月是农历的第九个月,意味着秋季的开始。在成语中,九月常常表示事物的成熟、收获和转折。
泠泠(líng líng)的意思:形容风声、水声等清脆悦耳。
秋声(qiū shēng)的意思:指秋天的声音,比喻悲凉、寂寞的声音。
三更(sān gēng)的意思:指夜间的最后一更,也指深夜。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蜗舍(wō shè)的意思:指房屋狭小简陋,像蜗牛的住所一样。
夜客(yè kè)的意思:指夜间到访的客人,也用来形容夜晚出现的不速之客。
一夜(yī yè)的意思:指短暂的时间内发生的事情或变化。
- 鉴赏
这首清代张曾的《步江同紫芝焦山读书寄怀》描绘了深秋时节在焦山读书的独特感受。首句“九月焦岩已薄寒”点明时令,焦岩微寒,暗示了环境的清冷。次句“海门高处落风湍”则通过描绘海风的湍急,渲染出孤独而辽阔的读书氛围。
“秋声一夜客同听,山色满江人独看”两句,诗人与友人共赏秋夜景色,但各自内心的感受却不同,一人独对山色,显得孤独而沉思。接下来,“烧叶照书蜗舍好,剜苔读字鹤铭残”写读书之境,以烧落叶的微光和残破的鹤铭刻画出静谧而专注的阅读时光。
最后两句“遥怜镫火三更雨,清磬泠泠度远滩”以远方的灯光和清越的磬声作结,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深夜读书生活的深深眷恋。整首诗情感深沉,画面生动,展现了诗人孤独而宁静的读书生活,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