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关披岭云,拾级寻崖石。
一晌早延清,三间岂嫌窄。
茶火软通红,苔冬嫩馀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探访隐秘之地的情景,通过对环境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首句“辟关披岭云”以动态的画面开篇,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穿越山岭,破云而行的壮阔景象,展现出探索未知的勇气与决心。接着,“拾级寻崖石”进一步描绘了攀登的过程,通过“拾级”这一动作,既表现了道路的崎岖,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执着追求。
“一晌早延清,三间岂嫌窄”两句,通过时间与空间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诗人或许在清晨启程,享受着清新的空气,即便身处狭小的空间(“三间”),也不感到局促,反而觉得恰到好处,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与满足。
“茶火软通红,苔冬嫩馀碧”描绘了途中的一处小憩之所,茶火的温暖与绿色的苔藓形成鲜明对比,既烘托出环境的静谧与生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喜悦。通过“软通红”与“嫩馀碧”的细腻描绘,诗人将自然之美与生活之趣融为一体,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审美情趣。
“傥来辄凭窗,促去不暖席”则表达了诗人随遇而安、不拘泥于形式的生活态度。无论是短暂的停留还是匆忙的离去,都能找到心灵的慰藉,不必过分追求舒适与安逸。这种豁达与洒脱,正是诗人对自由与自然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最后,“便宜是诗章,往往镌琼壁”总结了整段旅程的意义所在——每一次的体验与感悟,都是灵感的源泉,可以化为诗歌,留存在记忆或物质世界中,成为永恒的纪念。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生活艺术化的追求与表达。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由与艺术的追求,是一幅生动的自然与人文交融的画卷。
月佩烟裳。伴窗纱犹识,半面徐娘。
翠华嘉节,来迟洛浦,紫云新苑,宠殿昭阳。
芳妍不逐秋风嫁,涂娇晕、自整慵妆。老是乡。
兰膏照彻,倒尽瑶觞。亭亭傲雨欺霜。
更艳凌枫赤,秀夺松黄。
避风台上,欲随风舞,辟寒帐畔,偏透寒香。
消魂帘捲人争瘦,阿娇去、金屋悲凉。莫断肠。
花神独许清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