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罗敷媚·其一》
《罗敷媚·其一》全文
清 / 高旭   形式: 词

连宵无梦春寒悄,雨也添愁。月也添愁。

消瘦腰肢自由披衣重把离骚读,怨在眉头

恨在心头。楼外风光似旧不。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春寒(chūn hán)的意思:春天的寒冷

风光(fēng guāng)的意思:指美丽的景色或者优美的环境。也指某人在社会上享有的声望和地位。

离骚(lí sāo)的意思:指离散、离别之愁。

连宵(lián xiāo)的意思:连续的夜晚

眉头(méi tóu)的意思:指眉毛的皱纹,表示愁苦、忧虑、不满或疑虑之情绪。

披衣(pī yī)的意思:穿上衣服

消瘦(xiāo shòu)的意思:指人体瘦弱、消瘦的样子。

心头(xīn tóu)的意思:指心中最亲近、最重要的人或事物。

腰肢(yāo zhī)的意思:腰部的曲线和姿态。

在心(zài xīn)的意思:指深深记在心中,无法忘记或摆脱的事物或感情。

自由(zì yóu)的意思:形容人行动自由,不受拘束。

鉴赏

这首清代末年至近代初期的词作《罗敷媚·其一》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在春寒夜雨中的孤独与愁绪。开篇“连宵无梦春寒悄,雨也添愁。月也添愁。”通过连续的无眠之夜和寒冷的春雨,营造出一种凄清的氛围,雨和月仿佛都成了增添愁绪的媒介。

“消瘦腰肢不自由”一句,直接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苦闷,身体的消瘦和精神的压抑使得行动都变得不自在。接下来,“披衣重把离骚读”,借屈原的《离骚》寄托哀思,进一步深化了愁情,表明主人公在阅读中寻找共鸣,将满腹的怨恨和哀愁化为文字。

最后两句“怨在眉头。恨在心头。楼外风光似旧不”直抒胸臆,眉头的皱褶和心中的愤恨交织,反映出主人公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实的无奈。而“楼外风光似旧不”则以景结情,暗示时光虽流转,但人事已非,物是人非的感慨让整首词的情感更加深沉。

总的来说,这首词以景写情,情感真挚,展现了词人对生活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深感慨。

作者介绍

高旭
朝代:清

1877.3.5-1925.7.7,字天梅,号剑公,别字慧云、钝剑,江苏松江府金山县张堰镇(今上海市金山区张堰镇)人,中国近代诗人。南社的三个创始人之一。他早年倾向维新变法,后来转向支持革命,与柳亚子、陈去病等创立南社。卷入曹锟贿选事件使他晚年声名不保,诗文由其弟高基编为《天梅遗集》。
猜你喜欢

奉和门下相公雨中寄裴给事

晓起闲看雨,垂檐自滴阶。

风清想林壑,云湿似江淮。

石信浮沤重,泥从积藓埋。

气消浓酒力,心助独吟怀。

飒飒通琴韵,萧萧静竹斋。

綵毫无限思,念与夕郎乖。

(0)

游谢公亭

行行方避梦,又到谢亭来。

举世皆如此,伊余何处回?

竹鲜多透石,泉洁亦无苔。

坐与僧同语,谁能顾酒杯。

(0)

游春十二首·其一

正月一日后,寻春更不眠。

自知还近僻,众说过于颠。

看水宁依路,登山欲到天。

悠悠芳思起,多是晚风前。

(0)

送别友人

独向山中觅紫芝,山人勾引住多时。

摘花浸酒春愁尽,烧竹煎茶夜卧迟。

泉落林梢多碎滴,松生石底足旁枝。

明朝却欲归城市,问我来期总不知。

(0)

杭州郡斋南亭

符印悬腰下,东山不得归。

独行南北近,渐老往还稀。

迸笋侵窗长,惊蝉出树飞。

田田池上叶,长是使君衣。

(0)

和秘书崔少监春日游青龙寺僧院

官清书府足闲时,晓起攀花折柳枝。

九陌城中寻不尽,千峰寺里看相宜。

高人酒味多和药,自古风光只属诗。

见说往来多静者,未知前日更逢谁。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徐锡麟 沈复 林嗣环 王穉登 刘元卿 憨山德清 沈自晋 王琼 朱栴 罗贯中 施耐庵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