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碧波(bì bō)的意思:指湖泊、江河等水面的颜色鲜艳明亮,清澈明亮的水面。
斗南(dòu nán)的意思:指南针指向南方。也用来比喻坚定不移的方向或目标。
房杜(fáng dù)的意思:指居室、房屋。
光有(guāng yǒu)的意思:只有,仅仅有
何曾(hé zēng)的意思:表示事物已经过去,不再存在或不再发生。
矫首(jiǎo shǒu)的意思:矫正颈项,形容人的态度高傲自大。
令人(lìng rén)的意思:引起人们某种情感或感受的动作或事物
楼上(lóu shàng)的意思:指的是在地位、权力或智慧上高于某人。
门户(mén hù)的意思:门户指大门或门户口,也比喻重要的机构或组织。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南楼(nán lóu)的意思:指高楼大厦中的南面楼阁,比喻地位高、权势大的人。
平生(píng shēng)的意思:指一个人一生的时间。
上钓(shàng diào)的意思:指上当,被人欺骗或利用。
生立(shēng lì)的意思:指事物由无到有、从无生有,形成立场、形势等。
四海(sì hǎi)的意思:指整个世界、广阔的天地。也表示四面八方、各个地方。
投机(tóu jī)的意思:指利用机会、环境或他人的困境谋取私利。
斜晖(xié huī)的意思:夕阳斜照。
新闻(xīn wén)的意思:新鲜的消息或信息。
驿报(yì bào)的意思:指驿站传递的公文、情报等信息。
一沾(yī zhān)的意思:一点点,稍微一点。
自归(zì guī)的意思:自己回到原来的地方或状态
- 鉴赏
这首诗《闻报》由明代诗人张弼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邃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时事的敏感与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反思。
首联“驿报新闻惊且疑,斗南楼上倚斜晖”,开篇即以“驿报”这一古代传递信息的方式引入,暗示了消息的突然性和不确定性。诗人站在斗南楼,夕阳西下,光线柔和,既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营造了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这里的“惊且疑”不仅是对消息本身的反应,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颔联“霍光有传何曾读,疏广无金亦自归”,借用了历史典故,将目光投向了汉代的两位名臣霍光和疏广。霍光是汉武帝时期的重臣,权倾一时,但诗中却说他虽有传记却未曾阅读,暗含对权力与知识关系的反思。疏广则是一个廉洁奉公的官员,虽无金银财宝,却能安然归隐,诗中以此对比,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和对物质追求的批判。
颈联“四海碧波鱼上钓,万山明月虎投机”,运用自然景象的对比,一方面描绘了广阔的海洋与丰富的渔业资源,另一方面则以“虎投机”比喻那些在暗处寻找机会的人。这两句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隐喻了社会中的竞争与挑战。
尾联“房杜平生立门户,令人矫首一沾衣”,提到了唐代的房玄龄和杜如晦,他们是唐太宗时期的宰相,被誉为“房谋杜断”。诗人在这里将他们与前文的历史人物相比较,表达了对这些政治家们为国家立下丰功伟绩的敬仰之情。同时,“矫首一沾衣”这一细节,既是对先贤们的缅怀,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对历史的深深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人生、自然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见解,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题子畏所画黄茆小景
斜日翻波山倒浸,晚晴幻出西南胜。
绝岛双螺树色浮,遥天一线鸥飞剩。
谁剪吴淞尺纸间,唐君胸有洞庭山。
古藤危磴黄茆渚,细草荒宫消夏湾。
我生无缘空梦堕,三十年来蚁旋磨。
睡起窗前展画看,恍然垂手矶头坐。
湖山宜雨亦宜晴,春色茏葱秋月明。
知君作画不是画,分明诗境但无声。
古称诗画无彼此,以口传心还应指。
从君欲下一转语,何人会吸西江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