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依 韵 奉 和 司 徒 侍 中 龙 兴 灯 夕 宋 /史 卫 卿 宝 炬 燃 红 映 百 坊 ,佛 灯 相 照 有 余 光 。樽 前 尽 被 公 孙 礼 ,席 上 惟 无 处 士 狂 。午 夜 笙 歌 欢 是 伯 ,几 家 帘 幕 醉 成 乡 。都 人 犹 怕 春 宵 短 ,共 乐 何 妨 舞 袖 长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宝炬(bǎo jù)的意思:比喻有才能的人,如明亮的火炬一样能照亮人们的前途。
处士(chǔ shì)的意思:指隐居山林或僻静之地的士人,也指追求清净、远离尘嚣的人。
春宵(chūn xiāo)的意思:春天的夜晚
都人(dōu rén)的意思:指都市中的人,也可指聚居在都市的人。
佛灯(fó dēng)的意思:佛灯是指佛教寺庙中供奉的灯,也用来比喻智慧、启迪和教诲。
歌欢(gē huān)的意思:形容欢乐愉快的心情。
公孙(gōng sūn)的意思:指人的名字,也可指代某个姓氏。
何妨(hé fáng)的意思:没有必要担心或阻止,表示无妨。
帘幕(lián mù)的意思:指帷幕、帘子,也比喻掩饰、隐藏。
笙歌(shēng gē)的意思:形容热闹喜庆的场面或景象。
午夜(wǔ yè)的意思:指夜深人静的时候,特指深夜时分。
无处(wú chǔ)的意思:没有地方可以逃避或躲藏
席上(xí shàng)的意思:指在宴会或会议的席位上,也泛指在正式场合的座位上。
- 翻译
- 明亮的火炬照亮了上百个街区,佛塔上的灯火相互辉映,光芒四溢。
宴席上人们遵循着公孙氏的礼仪,没有隐士的狂放行为。
深夜的笙歌喧闹,仿佛是庆祝伯爵的欢乐时光,许多人家的窗帘都因醉酒而低垂。
京城的人们还担心春天的夜晚太短暂,不妨让舞袖延长,共享这欢乐时光。
- 注释
- 宝炬:明亮的火炬。
佛灯:佛塔上的灯火。
馀光:剩余的光芒。
公孙礼:遵循公孙氏的礼仪。
处士狂:隐士的狂放行为。
笙歌:笙箫音乐。
伯:伯爵或地位较高的人。
醉成乡:醉得像在家乡一样。
都人:京城的人们。
春宵:春天的夜晚。
舞袖长:延长舞袖的长度。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灯会景象,通过宝炬与佛灯的映照,营造出一种喜庆而神圣的氛围。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樽前尽被公孙礼”与“席上惟无处士狂”相对应,展示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自由不羁生活态度的向往。
午夜笙歌欢乐之情溢于言表,而“几家帘幕醉成乡”则描绘出一种宴饮过后酒意朦胧,人与自然之间界限模糊,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梦幻中融合的景象。
末尾两句“都人犹怕春宵短,共乐何妨舞袖长”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常感,以及人们对于美好时光不愿放手的情感。同时,这也暗示了一种超越世俗羁绊,追求永恒之美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象丰富,情感表达得既深刻又细腻,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茅山梅石道士卷
华阳洞里罗浮仙,袖携冰雪梅花篇。
玉堂道士字一尺,紫清老人诗四联。
夫何题咏到疏懒,日短天寒岁云晚。
独怜空谷有佳人,翠壁丹厓作屏板。
道人鹤氅颠倒披,芒鞋踏雪夜深归。
莫将铁笛山头吹,只恐石裂梅花飞。
耕渔轩
幽人薄世荣,耕渔夙所喜。
朝耘西华田,莫钓洞庭水。
浮湛干戈际,无誉亦无毁。
酿秫云翻瓮,鲙鱼雪飞几。
客来具杯酌,客去味经史。
缅怀清渭滨,何如鹿门里。
往者不复见,斯人亦云已。
努力勤所业,庶免素餐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