馀润翻宜暑,微乾不碍行。
《雨止》全文
- 翻译
- 游子无端受惊扰,山中的精灵自含情意。
夜深云深处下了一场雨,清晨风急雨过天晴。
雨后的余湿反而适宜夏日,微微干燥并不影响前行。
在柘树成林的秋色中,不时传来一声蝉鸣。
- 注释
- 客子:游子,指离家远行的人。
浪:无端,没有理由地。
相惊:受到惊扰。
山灵:山中的精灵,比喻山的美景或神秘力量。
自有情:含有自己的情感。
云深:云层深厚。
一夜雨:整夜的雨。
风急:风势猛烈。
五更:黎明前的五个时辰。
晴:放晴。
馀润:雨后的余湿。
翻宜:反而适宜。
暑:夏日。
微乾:微微干燥。
柘林:柘树成林的地方。
秋色:秋天的景色。
时复:不时,偶尔。
一蝉声:一声蝉鸣。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的《雨止》,通过对雨后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旅途中的感受和对大自然的赞赏。首句“客子浪相惊”表达了旅人对于天气变化的不安,但接下来的“山灵自有情”则暗示了大自然的规律与和谐,即使风雨过后,仍有其内在的韵律。
“云深一夜雨,风急五更晴”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云层散去,雨过天晴,风速适中,为行人带来了舒适的环境。诗人观察到雨后的余润滋润着大地,使得暑气得以缓解,而“微乾不碍行”则写出了道路虽稍有干燥,但并不影响前行,显示出雨后的道路适宜行走。
最后两句“柘林秋色里,时复一蝉声”,以秋日柘树林的景色和偶尔传来的蝉鸣作结,营造出宁静而富有生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雨后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整体上,这首诗以旅人的视角,通过雨后的细节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