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华 下 霁 后 晓 眺 唐 /翁 承 赞 结 茅 幽 寂 近 禅 林 ,霁 景 烟 光 著 柳 阴 。千 嶂 华 山 云 外 秀 ,万 重 乡 思 望 中 深 。老 嫌 白 发 还 偷 镊 ,贫 对 春 风 亦 强 吟 。花 畔 水 边 人 不 会 ,腾 腾 闲 步 一 披 襟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发(bái fà)的意思:指白色的头发,也用来形容年老。
边人(biān rén)的意思:指在边境地区生活的人。
不会(bú huì)的意思:不会表示不会做某事或不懂某事。
禅林(chán lín)的意思:指佛教寺院的林木,也泛指僧侣修行的地方。
春风(chūn fēng)的意思:形容人在顺利、得意的时候的心情愉快。
发还(fā huán)的意思:指将已经借出去的东西归还给原主,也可用于比喻还原事物的本来面目,恢复原状。
华山(huà shān)的意思:华山指的是中国的一个著名名山,也可以用来比喻人的名誉或声誉。
霁景(jì jǐng)的意思:指雨过天晴后的美丽景色,也比喻事情解决后的清明景象。
结茅(jié máo)的意思:指结交朋友,结成亲密的关系。
柳阴(liǔ yīn)的意思:指柳树下的阴凉之处,比喻舒适宜人的环境。
披襟(pī jīn)的意思:解开衣襟,露出胸怀。形容坦率、豪放、大度。
思望(sī wàng)的意思:思念、怀念远方的人或事物
腾腾(téng téng)的意思:形容烟、气、雾等向上升腾的样子,也用来形容兴起、充满的样子。
外秀(wài xiù)的意思:指外表美丽、出众,但内在却平庸、无能。
望中(wàng zhōng)的意思:望中指的是远远望见中心,形容目光所及的地方都是中心,也可指期望的对象或目标。
闲步(xián bù)的意思:指悠闲自在地散步或漫步。
乡思(xiāng sī)的意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烟光(yān guāng)的意思:烟雾弥漫的光亮。形容景色美丽壮观,也用来比喻事物的光辉短暂。
幽寂(yōu jì)的意思:幽静、寂静
云外(yún wài)的意思:指远离尘世纷嚣,超脱尘俗的境地。
- 翻译
- 在幽静的茅屋附近靠近禅林,雨后阳光透过柳树的阴影洒落。
华山的千座峰峦在云雾之外显得格外秀丽,深深的思乡之情在眺望中越发浓厚。
年迈之人嫌自己白发太多,仍偷偷拔去,即使贫穷也对着春风强作吟唱。
独自在花丛和水边漫步,无人理解,我只随意地敞开衣襟,享受这份悠闲。
- 注释
- 结茅:建造茅屋。
幽寂:安静而隐秘。
禅林:佛教修行的禅院。
霁景:雨过天晴的景色。
著:照耀。
柳阴:柳树下的阴凉处。
千嶂:许多连绵的山峰。
华山:中国著名的山脉。
云外秀:云雾之外的美景。
万重:重重叠叠。
乡思:思乡之情。
老嫌:老者嫌恶。
白发:白发苍苍。
镊:镊子,用来拔除头发。
贫:贫穷。
春风:春天的风。
强吟:勉强吟诗。
花畔:花丛旁边。
水边:水池边。
人不会:无人理解。
腾腾:悠闲自在的样子。
披襟:敞开衣襟。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华山脚下的生活情景。开篇两句“结茅幽寂近禅林,霁景烟光著柳阴”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宁静致远的氛围。“结茅”即草屋,是隐士居所,“幽寂”表明其隐居之地深远而安静。霁景,即雨后晴朗的天气,烟光著柳阴,则是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随后的“千嶂华山云外秀,万重乡思望中深”则进一步展现了隐士所居之地的壮丽与其内心的深沉。千嶂的华山在云雾之外显得格外壮观,而万重的乡思,则象征着对远方家乡的深切思念。
“老嫌白发还偷镊,贫对春风亦强吟”两句流露出隐士对于时光易逝和个人境遇的感慨。尽管年事已高,但依旧保持着对生活的热情与执着。"偷镊"指的是在无人处偷偷地理发,表明即便年老,也还不忘自己;“强吟”则是指在贫困中仍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追求,即便春风拂面,也依旧歌唱出自己的声音。
最后,“花畔水边人不会,腾腾闲步一披襟”则描绘了隐士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花畔水边本是游人如织之地,但此处却是隐士独自徜徉的地方。"腾腾"形容行走时轻松自在之态,"一披襟"则表明其悠然自得,不为世俗所羁绊。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和隐士生活状态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生活理想。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郑维心贻卢叔才一首
朝行转木末,暮返循水涯。
生长山水间,途穷自知归。
万绪更扰扰,众目何睽睽。有若脱■牛,邂逅得此时。
坐念卢夫子,与世真背驰。
读书如董生,三载圃不窥。
清诗见真情,观者岂得疵。
春风入闾巷,烂熳百草菲。
摩腹忽起行,菜茹伤蕨薇。
平生经纶学,无术取世资。
贫交可相觅,叩门两无疑。
富贵不汝求,吾至君勿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