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波臣(bō chén)的意思: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高雅、典雅。
独知(dú zhī)的意思:独自知道、独特的知识
海外(hǎi wài)的意思:指海洋之外的国外地区。
会见(huì jiàn)的意思:指两个或多个人相互见面交谈。
会稽(huì jī)的意思:指人的品行高尚,能够坚守正义,并且不为外界所动摇。
教会(jiào huì)的意思:指教导、启发他人,使其明白事理或学到知识。
人海(rén hǎi)的意思:人海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多如海的场景或情况。
沙陀(shā tuó)的意思:指人多、杂乱无章的地方。
少康(shào kāng)的意思:指年少时就有德才兼备的人。
史书(shǐ shū)的意思:史书指历史记载的书籍,也用来比喻历史的教训、经验或故事。
遗腹(yí fù)的意思:指父母去世后留下的唯一的儿子,也指生父去世后留下的儿子。
有意(yǒu yì)的意思:有趣或有价值的
玉殿(yù diàn)的意思:指极为华丽、富丽堂皇的宫殿或居所。
正月(zhēng yuè)的意思:正月初一是中国农历新年的第一天,也是一年的开始。
诸侯(zhū hóu)的意思:指各个分封国的统治者或领袖。
- 鉴赏
这首诗《鲁宫(其二)》由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的诗人屈大均所作。诗中借古喻今,表达了对历史变迁与政治更迭的深刻思考。
首联“玉殿犹存泗水旁,何人海外尚从亡。”以“玉殿”象征古代辉煌的宫殿,虽已荒废,但依然屹立于泗水之畔,而“何人海外尚从亡”则暗指在遥远的海外,仍有追随者,隐含着对历史人物或政治势力虽已衰败,但仍有人怀念或效仿的感慨。
颔联“难教会稽还尊鲁,未信沙陀肯立唐。”运用了春秋时期的历史典故,教为孔子,会稽为越国都城,鲁为周公姬旦的封地;沙陀为后梁开国皇帝朱温的族姓,唐为李唐王朝。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历史传承与政治权威的复杂看法,即难以让教化之地回归传统,也不相信异姓之人能轻易建立新的王朝。
颈联“诗在诸侯偏有颂,史书正月独知王。”指出尽管诸侯们偏爱歌颂某些诗篇,但在正史中,却往往只记录君王的言行。这反映了历史书写中的主观性与选择性,以及对权力与影响力的重视。
尾联“波臣有意存遗腹,会见朝宗是少康。”以“波臣”比喻小国或臣民,暗示即使在国家分裂、政权更迭之际,仍有人怀有希望,期待着像夏朝的中兴之主少康那样,能够重建秩序,恢复统一。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思,表达了对国家统一与文化传承的深切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玉山佳处以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分韵得惟字
簿书缚壮士,三载劳驱驰。
归来事愈繁,心绪如乱丝。
故人界溪北,天赋玉雪姿。
亭台寄游息,花竹供娱嬉。
嗜好异流俗,耕钓每自怡。
一别动经岁,夜梦或见之。
今朝获良觌,如解渴与饥。
张筵拂丝竹,妙舞双吴姬。
座中尽嘉客,梧竹标相辉。
酒酣置笔砚,分韵令作诗。
嗟我尘俗状,清事久不为。
诗从何处生,枯肠费思维。
督促星火急,强歌纪岁时。
自惭鄙拙句,亦联珠玑词。
明朝便陈迹,分违各东西。
此欢恐难再,后会当何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