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汤涧松诞日·其一》
《汤涧松诞日·其一》全文
明 / 区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清歌振响胜衣,八十年过又八时。

竹径幽禽贺客,莎阶贤辈琼枝

商今榷古通时论叠韵翻声近体诗。

同向闲庭看佳菊,悠然相与东篱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叠韵(dié yùn)的意思:指韵脚在诗词中重复出现,形成叠韵的修辞手法。

东篱(dōng lí)的意思:东篱是指东边的篱笆,比喻境界高、品德纯洁的人。

贺客(hè kè)的意思:指迎接客人或庆祝的人。

近体(jìn tǐ)的意思:指非常接近、相似的体态或形式。

清歌(qīng gē)的意思:指悠扬动听的歌声,形容音乐美妙动人。

琼枝(qióng zhī)的意思:美丽的花朵。

胜衣(shèng yī)的意思:比喻外表华丽而内里贫乏。

时论(shí lùn)的意思:指时事评论、时局评述。

十年(shí nián)的意思:指时间长久,表示时间的长短。

贤辈(xián bèi)的意思:指同辈中有才德、有学问、有智慧的人。

闲庭(xián tíng)的意思:指心情宁静,无事可做,没有烦恼和压力。

相与(xiāng yǔ)的意思:相互交往、相互往来。

悠然(yōu rán)的意思:悠然指悠闲自在、无忧无虑的样子,形容心情舒畅、无所牵挂。

幽禽(yōu qín)的意思:幽静的鸟类,比喻隐居、不事非非的人。

振响(zhèn xiǎng)的意思:振动而发出响声,形容声音宏亮、嘹亮。

竹径(zhú jìng)的意思:指狭窄而幽静的小径。

近体诗(jìn tǐ shī)的意思:近体诗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诗歌形式,与古体诗和骈文相对,是指按照特定的格律和韵律要求,用五言或七言的句子写成的诗歌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汤涧松诞日的热闹场景与高雅氛围。开篇“清歌振响舞胜衣”,以清脆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开场,生动展现了节日的欢愉气氛。接着“八十年过又八时”,巧妙地将时间概念融入其中,既体现了岁月的流转,也暗示了庆祝活动的长久传承。

“竹径幽禽迎贺客,莎阶贤辈立琼枝”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竹林中鸟儿的欢迎声和莎草阶上贤士们的站立,营造出一种宾主和谐、高雅宁静的环境。这不仅表现了对宾客的尊重,也暗喻了主人的高洁品质。

“商今榷古通时论,叠韵翻声近体诗”则展示了庆祝活动中文化与艺术的交流。人们在讨论古今之事,表达对时代的见解,同时又有近体诗的吟诵,展现了文学的魅力。这种融合了历史、现实与艺术的对话,体现了庆祝活动的文化深度。

最后,“同向闲庭看佳菊,悠然相与傲东篱”以菊花为象征,表达了与会者在闲适的环境中共同欣赏美景,享受生活的美好。菊花常被赋予高洁、坚韧的品格,这里的“傲东篱”更是强调了与世无争、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汤涧松诞日庆典的盛况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是一幅生动的节日画卷。

作者介绍

区越
朝代:明

区越(一四六八—一五五四),字文广,号西屏。新会人。尝从学于白沙陈献章。明孝宗弘治十八年(一五〇五)进士。历官浙江嘉善县令,户部主事、知建宁宁国府、浙江副使、江西左参政。年八十七卒。有《西屏集》行世。明万历《广东通志》卷二四、清乾隆《广州府志》卷三四、清乾隆《新会县志》卷九有传。区越《西屏集》十卷,前五卷为诗,馀者为文。
猜你喜欢

胡仲一谈嘉州淩云寺之胜王叔承欣然赋诗便欲西游邀予同作四首·其二

淩云楼阁半空悬,踯躅花深雨更然。

五百比丘趍讲席,人天会里尽成仙。

(0)

登保定城望西北诸关·其四

三辅星屯护帝京,渔阳上谷尽精兵。

汉家斥堠天山外,不用劳军细柳营。

(0)

赠曹山人幼兴南还

君看槐树陌,何似桃花源。

独有长安梦,相随还故园。

(0)

至日同姚元白苏子川黄定父吴约卿张羽王饮黎惟敬宅时元白将还白下羽王将之雷州

阊阖阳生积雪光,高城夕送雁千行。

江南不见梅花使,蓟北空持柏叶觞。

银烛莫教歌管歇,玉颜应笑鬓丝长。

风流渐觉词人散,不待他年忆建章。

(0)

送黄参军赴闽幕

君行气激五都豪,闽越频年尚属櫜。

簪袅军劳秦爵贵,奉常家学汉庭高。

图中按垒窥鱼腹,幕下持觞论豹韬。

别去从军诗早寄,故人还赠吕虔刀。

(0)

晓经西苑闻斋禁

肃穆展灵祈,千官御事时。

采诗供夜诵,持节侍春祠。

泰乙风云接,廿泉日月迟。

君王无秘祝,翔洽被恩私。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恒超 柳公绰 查元方 刘子羽 王通 陈经正 钱端礼 田顼 成克巩 沈焕 毕大节 幸元龙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