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则心有获,议斯政不迷。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半百(bàn bǎi)的意思:指五十岁左右的年龄。
端倪(duān ní)的意思:指事物的蛛丝马迹或迹象。
耳言(ěr yán)的意思:耳朵听到的言语,指传闻、谣言。
髫年(tiáo nián)的意思:指年幼的时候。
奎文(kuí wén)的意思:指文采出众、才华横溢的人。
日月(rì yuè)的意思:指时间的长久或长远,也可表示情感的深厚或事物的永恒。
书堂(shū táng)的意思:指读书学习的地方或机构,也可以指书房。
信步(xìn bù)的意思:轻松自在地行走或行动。
言提(yán tí)的意思:指言辞谦虚谨慎,不轻易妄言。
义路(yì lù)的意思:指遵循正义道路,做出正确的选择和行为。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学古堂的所见所感,充满了对学问与道德的深刻思考。首句“信步过烟堤,书堂隐石蹊”以自然景色引入,仿佛漫步于烟雾缭绕的堤岸,偶然间发现了隐藏在石径之中的书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接着,“奎文悬日月,义路示端倪”两句,将书堂内的景象与宇宙的宏大相联系,暗示着知识如同日月般照亮人心,道德之路则为人们指引方向,寓意深远。这里运用了“奎文”这一典故,象征着智慧与文化的汇聚,同时也暗含着对知识力量的赞美。
“稽则心有获,议斯政不迷”则表达了通过学习和思考,个人能够获得真知灼见,面对政治或社会问题时也能做出明智的判断。这两句强调了知识与道德实践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个体成长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
最后,“髫年今半百,识训耳言提”以作者自身的经历作为收尾,从童年到如今已过半百,回顾过往,认识到前辈的教诲如同耳边的指导,时刻提醒着自己。这句话既是对个人成长历程的感慨,也是对前辈智慧传承的尊重与感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学问的热爱和对道德的追求,也蕴含了对人生智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后辈的殷切期望。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哲思,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不断求索的精神风貌。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念奴娇.戏咏红袜,调淇泉学使
绣罗襟底,衬绯霞一抹、烟般月样。
珠纽银镮金压缝,雪色柔肌轻障。
背姆偷裁,嫌郎暗解,软煞桃花浪。
那回初洗,合欢枝上曾晾。
比似钿盒香囊,绣缠弓履,都付檀奴掌。
想见瑶姬临欲睡,反搭红檀衣桁。
入月光阴,浣纱年纪,最忆兜兜巷。
明珰不寄,倚灯空自惆怅。
金缕曲·其三端午书感
雅不时宜合。鹿床边、冠梁倒戴,袜绫翻著。
襱襶衣裳无味客,刘尹门前谢却。
歌一曲、竹枝盐角。
莫作司空贫相语,道侬家、自有麒麟阁。
风雅事,漫依托。南风五月薰帘箔。
遍长安、生衫小扇,又更蕉葛。
瞥见玉钗垂艾虎,点衬红榴一萼。
笑菰黍、同时解缚。
风味旧京浑不似,便新冰、脆果都非昨。
菖歜酒,试斟酌。
凤箫吟
飐桐花、么鸾最小,谁抛十斛明珠。
郑樱桃再世,艳歌回雪,更腻手搓酥。
舞台花乱落,效鸳鸯、模样无殊。
是照水惊鸿,较他洛浦何如。扶疏。
小巢芳树,惯曾留住金耳华车。
紫茸茵并坐,玉莲杯共饮,花底相于。
宋家红杏死,甚青衣、不负尚书。
剩此夕、缠头百万,重上氍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