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瑞麃诗六韵》
《瑞麃诗六韵》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排律  押[青]韵

质禀庚辛色,珠躔应寿星

天心花甲,德产祝慈宁。

岂意甡甡属,偏成翯翯形。

乍辞鹿食野,可比凤仪庭。

性自仙人驯,图呈动物灵。

无须稽兽谱,永此验祥经。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动物(dòng wù)的意思:比喻得罪了有权势的人而招致悲哀的下场。

凤仪(fèng yí)的意思:形容女子美丽端庄,仪态优雅。

花甲(huā jiǎ)的意思:指人到了六十岁的年龄。

寿星(shòu xing)的意思:寿星指的是长寿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年纪很大的人。

天心(tiān xīn)的意思:指人的内心淳朴善良,充满正义和仁爱之心。

物灵(wù líng)的意思:指物体有灵性,具有生命力。

无须(wú xū)的意思:不需要,没有必要

仙人(xiān rén)的意思:指仙界的人物,也用来形容非常高尚或非常出色的人。

鉴赏

这首诗以瑞麃为主题,瑞麃是古代传说中的吉祥之兽,象征着长寿、吉祥和祥瑞。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将瑞麃描绘得生动而富有寓意。

首联“质禀庚辛色,珠躔应寿星”,开篇即点明瑞麃的颜色与寿星相关联,暗示其具有长寿的象征意义。庚辛属金,金在五行中代表财富和权力,同时与长寿有关联;珠躔则指星辰中的珠星,古人认为珠星主长寿,因此这里用珠躔来呼应寿星,强化了瑞麃长寿的特质。

颔联“天心庆花甲,德产祝慈宁”,进一步阐述瑞麃受到上天的祝福,花甲代表六十岁,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此处暗含对长寿的祝愿。德产则是指瑞麃的品德与产出,慈宁则表达了对仁爱与安宁的向往,体现了瑞麃所承载的美好愿望。

颈联“岂意甡甡属,偏成翯翯形”,描述了瑞麃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甡甡形容其繁盛的生命力,翯翯则形容其洁白或独特的外观,通过对比突出了瑞麃的独特之处。

尾联“乍辞鹿食野,可比凤仪庭”将瑞麃与鹿和凤进行对比,鹿食野象征着自然与自由,凤则常被视作高贵与祥瑞的象征,通过这样的对比,强调了瑞麃从自然走向尊贵殿堂的过程,寓意其由平凡到非凡的转变。

接下来,“性自仙人驯,图呈动物灵”表明瑞麃如同仙人的驯化产物,拥有超凡脱俗的灵性,进一步深化了其神秘与吉祥的形象。

最后,“无须稽兽谱,永此验祥经”总结全诗,指出瑞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祥瑞的证明,无需查阅兽谱就能确认其非凡的意义,表达了对瑞麃独特性和吉祥性的高度肯定。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瑞麃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作为吉祥之兽的特质,还蕴含了对长寿、仁爱、和平以及自然与文明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田家女

两两垂髫窈窕娘,含羞无语莳青秧。

翻思贵室千金女,笑倚红楼抹晓妆。

(0)

烛影摇红·其二麓翁夜宴园堂

新月侵阶,彩云林外笙箫透。

银台双引绕花行,红坠香沾袖。不管签声转漏。

更明朝、棋消永昼。静中闲看,倦羽飞还,游云出岫。

随处春光,翠阴那只西湖柳。

去年溪上牡丹时,还试长安酒。都把愁怀抖擞。

笑流莺、啼春漫漫瘦。

晓风恶尽,妒雪寒销,青梅如豆。

(0)

宴清都

病渴文园久。梨花月,梦残春故人旧。

愁弹枕雨,衰翻帽雪,为情僝僽。

千金醉跃骄骢,试问取、朱桥翠柳。

痛恨不、买断斜阳,西湖酝入春酒。

吴宫乱水斜烟,留连倦客,慵更回首。

幽蛩韵苦,哀鸿叫绝,断音难偶。

题红泛叶零乱,想夜冷、江枫暗瘦。

付与谁、一半悲秋,行云在否。

(0)

声声慢·其六畿漕廨建新楼,上尹梅津

清漪衔苑,御水分流,阿阶西北青红。

朱栱浮云,碧窗宿雾濛濛。

璇题净横秋影,笑南飞、不过新鸿。

延桂影,见素娥梳洗,微步琼空。

城外湖山十里,想无时长敞,罨画帘栊。

暗柳回堤,何须系马金狨。

莺花翰林千首,彩毫飞、海雨天风。

凤池上,又相思、春夜梦中。

(0)

选冠子

眉黛山分,靥朱星合,郁郁夜堂初见。

芙蓉寄隐,豆蔻传香,便许翠鬟偷剪。

迎夜易羞,欲晨先怯,风流楚楚未惯。

正流苏帐掩,绿玉屏深,红香自暖。

谁信道、媚月难留,惊云易散,从此三桥路远。

巢燕春归,剪花词在,难寄红题一片。

料想伊家,如今羞傍琴窗,慵题花院。

但碧桃影下,应对流红自叹。

(0)

送杨学士益州路转运

芝函新命直仙蓬,又见岷山叱驭忠。

玉佩晓班辞日下,水牛秋粟转褒中。

花时井邑蚕丛富,徼外人家栈道通。

奇技刺文频诏约,此行应更变民风。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徐树铮 张宪 释子淳 周巽 祝廷华 唐桂芳 吴琏 蒲寿宬 李寄 张九成 阳枋 陈淳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