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朝寺(cháo sì)的意思:指早晨或黎明时分去寺庙祈福、烧香拜佛。
灯火(dēng huǒ)的意思:指夜晚的灯光,也用来比喻人们的生活、劳动和希望。
高秋(gāo qiū)的意思:指秋天的季节非常美好,天空高远而明朗,气候宜人。
古今(gǔ jīn)的意思:古代与现代,过去与现在
海门(hǎi mén)的意思:指出海门,比喻言辞直率,直截了当,毫不隐讳。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昏(huáng hūn)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后,天色暗淡,天黑之前的时段,也用来比喻事物的末期或衰退阶段。
落日(luò rì)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天色暗下来,也用来比喻人或事物的衰落、结束。
茫茫(máng máng)的意思:形容无边无际,没有边界或方向,迷茫无助的状态。
前朝(qián cháo)的意思:指过去的朝代或时期。
日夜(rì yè)的意思:日夜指的是白天和黑夜,常表示时间连绵不断,不分昼夜。
疏钟(shū zhōng)的意思:指钟声清脆悠扬,声音洪亮悦耳。
水国(shuǐ guó)的意思:指一个地方或国家水多、水势汹涌,或者指一个人喜欢水,善于水上活动。
天地(tiān dì)的意思:
◎ 天地 tiāndì
(1) [heaven and earth;universe;world]∶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会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天地之闻。——清· 黄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动天地。——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
(2) [scope of operation;field of activity]∶比喻人们活动的范围
(3) [nature;be tween Heaven and earth] 指天地之间,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吕氏春秋·慎行论》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调剂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养人也。元气(yuán qì)的意思:指人体内的精力、生命力或活力。形容精神饱满,精力旺盛。
朱栏(zhū lán)的意思:指红色的栏杆,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金山雄跨亭所见的壮丽景色和引发的深沉感慨。首句"朱栏六曲倚高秋",以朱红色的栏杆和曲折的亭子映衬出秋季的高远,展现了亭台的雅致与环境的开阔。"元气茫茫日夜浮",元气指宇宙生气,茫茫二字形容其浩渺无边,昼夜浮动,暗示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
接下来的两句"客去客来天地老,潮生潮落古今愁",通过客人的来去象征着历史的更迭,潮起潮落则寓言世事的变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如梦的感慨,以及对历史沧桑的沉思。
"疏钟水国前朝寺",诗人听到远处寺庙传来的稀疏钟声,勾起了对前朝遗迹的怀想,增添了历史的厚重感。"落日海门何处舟",落日余晖映照在海门,诗人遥望远方,不知何处是归舟,流露出淡淡的离愁。
最后两句"更拟黄昏尽馀兴,却从灯火望扬州",诗人意犹未尽,打算在黄昏时分尽情欣赏这番景象,然后在灯火阑珊处遥望繁华的扬州,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往的回味。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抒情,寓哲理于山水之间,展现了诗人登高望远的豪迈情怀和对历史、人生的深沉思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挽高孺人
溯源高适谱,作媲郑虔家。
贤子搴丹桂,高才补白华。
病犹观冕辂,没不待笄珈。
阡表堪传远,何须挽诔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