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物开岩地,岩帐掩剑壁。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鸟(bái niǎo)的意思:白鸟指的是纯洁无暇的美丽鸟类,也用来比喻品德高尚、清白无辜的人。
不耐(bù nài)的意思:不耐受、不能忍受
怅如(chàng rú)的意思:形容心情沮丧、失望的样子。
长老(zhǎng lǎo)的意思:长者就像父亲一样对待,表示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之情。
尘迹(chén jì)的意思:指尘土飞扬,形容经过长时间不使用或不关注后,事物变得落满了灰尘。
出山(chū shān)的意思:离开山林,进入社会活动;指人从隐居状态中走出来,重新投入社会。
底事(dǐ shì)的意思:底事指底细、真相、内情。表示了解事情的真相或内幕。
古锦(gǔ jǐn)的意思:指古代制作精美的锦织品,比喻古时的美好事物或文化遗产。
回首(huí shǒu)的意思:回顾、回忆过去的事情。
井底(jǐng dǐ)的意思:指人境地低微,生活贫困,无法自拔。
老秋(lǎo qiū)的意思:指秋天已经过去或即将结束,进入寒冷的冬季。
马蹄(mǎ tí)的意思:形容速度快,声势大。
耐事(nài shì)的意思:能够承受困难和挫折,不轻易放弃。
盘盘(pán pán)的意思:形容事物整齐、齐全。
披云(pī yún)的意思:穿越云层,形容功绩卓越或才能出众。
硗确(qiāo què)的意思:形容事物坚固、稳定,没有丝毫变动。
秋碧(qiū bì)的意思:秋天的景色明亮而美丽
泉涌(quán yǒng)的意思:形容水流迅猛,喻指事物蓬勃发展、势头强劲。
日夕(rì xī)的意思:日出和日落,表示时间的流逝。
山椒(shān jiāo)的意思:山椒是一种辛辣的调味品,也用于比喻人的性格或行为犀利、火辣。
云窦(yún dòu)的意思:指云彩在山窦之间飘动,形容景色美丽、壮丽。
造物(zào wù)的意思:指上天创造万物的能力和智慧。
枳棘(zhǐ jí)的意思:指困难或险阻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深山岩洞的自然景观与环境氛围,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主义色彩和禅意。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岩石、苔藓、霜雪、泉水、云雾、白鸟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幽静、清冷而又生机勃勃的意境。
首句“造物开岩地”,开篇即点明了自然的力量,岩石在大自然的雕琢下形成了独特的地貌。接着,“岩帐掩剑壁”一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岩石比作遮蔽的帐幕,形象地描绘了岩石的形态和质感。
“苔花张古锦,霜苦老秋碧”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展现了苔藓的翠绿与霜雪的寒冷,以及秋天的苍凉之美。这里,苔藓被比作古锦,既突出了其色彩的丰富,也暗示了时间的久远。
“日夕云窦阴,风鼓泉涌石”描绘了傍晚时分,云雾缭绕的山洞显得更加阴暗,而风吹动时,仿佛能听到泉水冲击岩石的声音,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马蹄忌硗确,樵道生枳棘”则从侧面反映了山中环境的险峻,马蹄难以通行的崎岖山路,以及樵夫们需要穿越的荆棘丛生的小径,体现了自然环境的原始与野性。
“盘盘出井底,回首怅如失”表达了诗人走出深山后对自然美景的留恋与不舍,仿佛回到了井底,失去了与自然的亲密接触。
“长老不耐事,底事挂尘迹”一句,可能是指山中的高僧或隐士,他们或许因为无法忍受世俗的纷扰,选择了隐居山林,留下了尘世的痕迹。
“披云出山椒,白鸟表林隙”最后两句,描绘了高僧或隐士站在山顶,云雾缭绕,白鸟飞翔于林间缝隙的情景,象征着他们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