坟前呼犬归,不知头似霜。
《寒食》全文
- 翻译
- 二月野外鲜花绽放,平凡的花朵也散发芬芳。
月亮女神对着新坟哭泣,砍柴人的斧柄在桑树间轻轻作响。
农夫牵着黄色的狗,为了追狐狸爬上高山。
在坟前呼唤狗儿回家,没察觉自己的头发已如霜白。
- 注释
- 二月:农历二月,春季时节。
野中:野外。
芳:花朵盛开,芳香。
凡花:普通的花。
素娥:月亮女神,常指嫦娥。
哭:此处指哀悼,形象比喻月亮照耀。
新冢:新坟,刚建的坟墓。
樵柯:樵夫的斧柄,代指樵夫。
鸣:发出声响,这里形容风吹过桑树的声音。
柔桑:嫩桑,春天的桑树。
田父:农夫。
引:牵着。
黄犬:黄色的狗。
寻狐:寻找狐狸,比喻寻找猎物或解决问题。
高冈:高山,高地。
坟前:坟墓前面。
呼犬归:呼唤狗回家。
不知:没有意识到。
头似霜:头发像霜一样白,形容年老。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田野景象与人物活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亲近感受以及对农民生活的深刻理解。
“二月野中芳,凡花亦能香。”这两句表达了春天二月时节,大自然中即便是不起眼的普通小花,也散发出淡雅的香气。这里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美好事物的细致观察,更透露出了一种对生活中平常而又美好的东西保持感激和欣赏的情怀。
“素娥哭新冢,樵柯鸣柔桑。”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个悲伤的场景。素娥是古代传说中的月神,她在这里代表着月亮,而她哭泣则可能象征着夜晚或春天的寒冷。新冢指的是刚刚埋葬的坟墓,诗人通过素娥对新冢的哭泣,表现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之情。樵柯鸣柔桑则是田野里樵夫(砍柴的人)在春天软弱的桑条上鸣叫的情景,这里的“鸣”字使用得非常生动,传达了樵夫工作时的声音。
“田父引黄犬,寻狐上高冈。”这两句则转入了一种劳作与探索的情境。田父可能是指耕田的农民,他带着黄色的狗在田野中寻找猎物——这里的猎物是狐狸,而他们的活动发生在高冈之上。这不仅描绘了春天农村生活中的一个侧面,也通过田父和犬的动作,传达出一种坚韧不拔、不断追求的精神状态。
“坟前呼犬归,不知头似霜。”最后两句则带来了一种意外的情感转换。诗人站在坟前呼唤着狗回来,而这个行动却让他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头发已经像霜雪一样变得白了。这不仅是对时间流逝的一种无奈,也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易逝、时光飞逝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春天田野景象和人物活动的情境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观察、理解以及内心的情感波动,是一首情感丰富且意境深远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