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白草(bái cǎo)的意思:白草意为雪中的草,形容坚强不屈的品质。
不胜(bù shèng)的意思:形容无法胜过或不胜任某种情况或事物。
飞白(fēi bái)的意思:指字写得又快又好,字迹飞快无误。
烽火(fēng huǒ)的意思:指战争或战乱时期,战火四起,烽烟弥漫的景象。
富民(fù mín)的意思:富民指的是为了造福人民,使人民富裕的意思。
关山(guān shān)的意思:指困难重重的局面或艰险险阻的环境。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黄河(huáng hé)的意思:指黄河,也用来比喻强大的力量或不可遏制的势头。
笳声(jiā shēng)的意思:笳声是指悲伤的音乐声,也可用来形容悲伤或哀怨的情感。
陇头(lǒng tóu)的意思:陇头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或事物处于领先地位或是最重要的位置。
梅花(méi huā)的意思:指人的品质或才能在逆境中得以展现出来。
蓬婆(péng pó)的意思:形容人的容貌憔悴不堪,状况极差。
上策(shàng cè)的意思:指在处理问题或面对困境时,选择最明智、最有效的方法或策略。
戍楼(shù lóu)的意思:指军队在边防地区建立的防御工事,也用来比喻守卫边疆、保卫国家的人。
夜夜(yè yè)的意思:夜晚连续的每一个晚上。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富民侯(fù mín hòu)的意思:指为了造福人民而富有的官员。
梅花落(méi huā lào)的意思:比喻坚强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
- 鉴赏
这首《凉州曲》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悲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战争与和平交替的复杂情感。
首句“何处笳声咽陇头”,以笳声的低沉哀婉开篇,仿佛在诉说着边疆的寂寞与忧伤。接着“蓬婆城下不胜秋”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秋意浓重、寒风凛冽的边塞景象中,蓬婆城作为背景,更添了几分苍凉之感。
“霜飞白草惊胡走,月照黄河入汉流。”这两句运用对比手法,霜与月、白草与黄河,构成了一幅鲜明的画面,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示了战争的残酷与边防的重要性。白草的惊动和胡人的逃窜,以及月光下的黄河,都透露出一种紧张而肃穆的氛围。
“上策尽休搜套卒,中原新拜富民侯。”这两句转折,从边塞的战事转到对国家治理的思考。上策的放弃,意味着对战争的反思,而中原新拜的富民侯,则体现了对民生的关注和对和平的渴望。这种转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整体利益的考量,以及对社会和谐的追求。
最后,“羌西夜夜梅花落,烽火关山满戍楼。”以梅花的凋零和烽火的不息,再次强调了边塞的艰苦与战争的持久。梅花的象征意义在此处尤为深刻,它既是边塞环境的写照,也是战士们坚韧不拔精神的体现。而烽火的连绵不断,则是战争持续的残酷现实。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辛与壮美,以及对和平的向往与追求。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边塞风光的诗歌,更是对历史、战争与和平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琵琶仙.乙巳早春过吴门作
帆色新年,又轻约、水枕春寒同载。
堤上沽酒,人家湘梅已先卖。
斜照傍、红楼未启,惜犹护、一层芳霭。
趁燕裙归,调鹦槛远,尘梦都改。
悄弹指、閒立平沙,更吹绿吴波缓衣带。
堪笑天涯踪迹,有垂杨相待。
人意与、东风是客,洗软香、雨际烟外。
且听钟度枫桥,旧情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