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塞稀红蕊,僧坊剩绿苔。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分韵(fēn yùn)的意思:指声音分别韵脚,指文辞押韵的方法。
几时(jǐ shí)的意思:表示时间的不确定,相当于“何时”。
徘徊(pái huái)的意思:指人在某个地方来回走动,犹豫不决,无法下定决心。
三月(sān yuè)的意思:指春季三个月,也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时间或者某个事物的阶段。
僧坊(sēng fāng)的意思:僧坊是指佛教寺院或尼姑庵。
诗材(shī cái)的意思:指写作才能出众,具有优秀的文学天赋。
药裹(yào guǒ)的意思:指用药物包裹或涂抹在伤口上,以治疗伤病。
一杯(yī bēi)的意思:一杯通常指一杯酒,也可指一杯茶或其他饮料。在成语中,一杯表示一种情感或状态。
- 注释
- 屡:常常。
一杯约:饮酒相约。
况:何况。
三月来:这三个月以来。
属:托付。
翻:研磨。
药裹:药草。
而:然而。
我:自己。
欠:缺乏。
诗材:作诗的灵感。
楚塞:楚地边塞。
稀:很少。
红蕊:盛开的红花。
僧坊:僧人住处。
剩:只剩。
绿苔:青苔。
几时:何时。
能:能够。
出郭:走出城郭。
分韵:分韵吟诗。
徘徊:漫步。
- 翻译
- 常常有饮酒相约,更何况这三个月以来。
我托付你研磨药草,而我自己却缺乏作诗的灵感。
楚地边塞很少见到盛开的红花,僧人住处只剩青苔覆盖。
何时能走出城郭,我们一起分韵吟诗漫步。
-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约定未能如期实现的情景。首句“屡有一杯约”表达了诗人与朋友间频繁相约饮酒的友情,然而“况今三月来”暗示了时间的推移和未能成行的事实。诗人将未能赴约的责任归咎于自己“而我欠诗材”,暗示了他因身体状况或创作灵感不足而无法赴约。
接下来,诗人通过自然景象抒发感慨:“楚塞稀红蕊,僧坊剩绿苔”,春天已过,楚地边塞的花儿已经凋零,只剩下少许红色的花蕊,僧人的住所则满是青苔,显得格外冷清。这既是实写春景,也是借景寓情,表达对春光流逝的惋惜。
最后两句“几时能出郭,分韵与徘徊”,诗人期盼着何时能走出城郭,与朋友们重新相聚,共同赋诗游乐,流露出对相聚的期待和对当前困境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春日时光的怀念。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此儿行重寄明卿
我闻南康大如斗,明卿佐理常什九。
昨日中丞抗疏荐,贤声辄满朝廷口。
豫章计吏入图事,爱君未敢援以手。
小臣怜才上白状,相公良久疾其首。
量移亦已从浩荡,不然径逐此儿走。
谁知片言触忌讳,毕竟功名成掣肘。
丈夫失意分自当,穷来傍人人避藏。
苦我折腰骨太劲,看他伏谒项能强。
纵令慢世无不可,似尔干时岂所长。
莫作拂衣少年态,宦游须使及春阳。
大舒楚歌小舒舞,是处江山好断肠。
王郎至今栖北海,帐前万骑绿沈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