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病中辱西亭见问走笔奉柬》
《病中辱西亭见问走笔奉柬》全文
明 / 王慎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伏枕绵绵朝复昏,故人枉讯慰愁魂。

须知摩诘婴疾,待子来不二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二(bù èr)的意思:独一无二,没有第二个

二门(èr mén)的意思:指两个门,比喻两个选择或两种可能性。

伏枕(fú zhěn)的意思:指睡觉时枕在脑后的枕头,比喻心中有事情想不开导致睡眠不安宁。

故人(gù rén)的意思:故人指的是旧时的朋友或熟悉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过去的事情或往事。

绵绵(mián mián)的意思:连绵不断、不绝。

摩诘(mó jié)的意思:摩诘是一个佛教词语,指的是修行者通过苦行和修炼来摧毁自我,达到解脱的境界。

须知(xū zhī)的意思:必须知道的事情或要点

婴疾(yīng jí)的意思:指婴儿患有疾病,也用来比喻事物初期就出现了问题。

子来(zǐ lái)的意思:指事物或情况突然发生或出现。

不二门(bù èr mén)的意思:指无可比拟、独一无二的门道或技艺。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慎中在病中所作,表达的是对友人的感激之情以及对生命哲理的思考。首句“伏枕绵绵朝复昏”,描绘了诗人卧病在床,日复一日,时间仿佛停滞的凄凉景象。次句“故人枉讯慰愁魂”,写出了朋友不顾自身忙碌,特地前来探望,给予诗人精神上的慰藉,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人文关怀。

接着,“须知摩诘非婴疾”一句,引用唐代著名画家、诗人王维(字摩诘)的例子,暗含着诗人虽身患疾病,但内心并未被疾病所束缚,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艺术的追求,如同王维即使身处困境也能创作出传世佳作一样。这表达了诗人坚韧不拔的精神面貌。

最后一句“待子来参不二门”,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这里的“不二门”比喻真理或至高无上的境界,诗人期待朋友的到来,不仅是为了分享当前的困境,更是为了共同探讨人生、艺术乃至宇宙的奥秘,寻求心灵的共鸣与智慧的启迪。这句话展现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知识、真理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巧妙的引用,展现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坚韧与乐观,以及对友情、艺术和真理的深刻追求,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王慎中

王慎中
朝代:明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猜你喜欢

送董少卿

庄重邦之望,疏明众所钦。

守符频握虎,使节屡颁金。

天子东州幸,时蒙皂盖临。

名卿镇以静,循吏见于今。

岂弟民无扰,廉隅俗不侵。

清樽但谈宴,和气入讴吟。

盛德推先进,高怀在直寻。

两忘兼宠辱,一笑寄浮沈。

积雪留行色,朱轮挽去音。

梦回双阙表,爱结水棠阴。

贱子非良器,经年托泮林。

清晖瞻画戟,谆诲俯华簪。

与进恩尤厚,临分恋最深。

送公无外饰,终始古人心。

(0)

咏网

已向晴漪下,还于晚架张。

鳞馀银皎皎,目带泪浪浪。

细入诗人咏,轻随钓叟装。

结绳相效久,遗象本归藏。

(0)

送郭明叔任分宁

西安潇洒我常游,去自脩川泛小舟。

民本丰饶矜气节,士多儒雅出公侯。

梅山晚翠屏当户,茶井春芽雪满瓯。

预想弦歌富閒暇,白云深倚凤凰楼。

(0)

喜经父制策第一·其一

过阁程文推首出,临轩亲策复先鸣。

大科江左未尝有,此事吾家真最荣。

独步以才高宇宙,横飞不日到蓬瀛。

翩翩斥鴳蒿莱下,岂识鹏抟九万程。

(0)

待月

初宵待月先扫门,虽未出海光照垣。

皎然辉采更无壅,比之常夕尤清妍。

星辰不复争芒角,河汉自合收波澜。

久之黮黪若蒙垢,坌起四隅阴气繁。

人心赏玩欲竟夕,嗟哉顷刻已自昏。

如何更使魑魅畏,岂非已被虾蟆吞。

纷纷庭华堕如雨,训狐骑屋貌甚尊。

乘幽挟晦彼固喜,使之如此亦有缘。

岂无蛇虺出当道,不如青灯坐前轩。

以书自围恣所取,黄卷圣贤聊可言。

(0)

夜坐庵前

人定鸟栖息,庵前聊倚栏。

徘徊明月上,正在脩篁端。

清影冰玉碎,疏音环佩寒。

翛然耳目静,觉此宇宙宽。

人生甘物役,汩没红尘间。

宴坐得俄顷,境幽心已閒。

谅能长无事,自可驻朱颜。

所以学道人,类多隐深山。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