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离(bù lí)的意思:不分离、不离开
苍苔(cāng tái)的意思:指古老的庙宇、墓地等地方长满了青苔。
从此(cóng cǐ)的意思:从现在开始,表示某个事件或情况从此以后发生了改变。
多谢(duō xiè)的意思:表示感谢,用于向他人表达谢意。
阶墀(jiē chí)的意思:指官员的职位、地位。也用以比喻人的社会地位或身份。
景致(jǐng zhì)的意思:景色的美丽和壮观。
客行(kè xíng)的意思:指客人的出行或旅行。
罗袜(luó wà)的意思:指袜子上的花纹错综复杂、杂乱无章,比喻事物纷繁复杂,杂乱无章。
泥饰(ní shì)的意思:指人的外表或言行举止虚伪做作,不真实。
年节(nián jié)的意思:年节是指一年中的节日,通常用来指代重要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堂前(táng qián)的意思:指在家庭中堂屋前面,也指在家庭中的重要场合。
相宜(xiāng yí)的意思:适合;相符合
行时(xíng shí)的意思:指一个人或事物在特定的时刻表现出色,或者在适当的时机采取行动。
竹帘(zhú lián)的意思:指窗帘或门帘,也用来形容人的眉眼间的轻纱薄纱。
- 注释
- 堂前:厅堂前面。
一级:一级台阶。
阶墀:阶梯。
无石无砖:没有石头和砖头。
旧基:古老的根基。
泥饰:泥土装饰。
年节近:临近节日。
蹋崩:踩踏崩塌。
客行时:行人来访的时候。
罗袜:轻盈的绣鞋。
双来上:双双踏上。
苍苔:青苔。
久不离:长久陪伴。
贫景致:贫瘠的景色。
竹帘垂处:竹帘低垂的地方。
最相宜:最为合适。
- 翻译
- 厅堂前面一级台阶像阶梯,没有石头也没有砖,只有古老的根基。
因为临近节日,泥土装饰才显得新奇,但踩踏崩塌常常发生在行人来访的时候。
谁还记得那双轻盈的绣鞋曾双双踏上这里,感谢长久以来青苔陪伴未离去。
从此这地方就成了贫瘠的景色,竹帘低垂的地方最为合适。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归隐田园的生活状态,颇有自在人生的意味。开篇“堂前一级似阶墀,无石无砖只旧基”两句,通过对庭院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古老而简朴的环境,既没有华丽的石阶,也没有坚固的砖基,只剩下一片空寂的旧基础。这种景象给人以荒废与静谧之感。
接下来,“泥饰顷因年节近,蹋崩唯是客行时”两句,则写出了岁月流转带来的自然侵蚀和人们活动留下的痕迹。这里的“泥饰”指的是庭院中的泥土被雨水冲刷出花纹,而“顷因年节近”则表明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自然现象也越来越频繁发生。而“蹋崩唯是客行时”,则写出了偶尔有客人经过,带来的脚步声和庭院结构的破败。
中间四句“谁曾罗袜双来上,多谢苍苔久不离。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依恋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谁曾罗袜双来上”,这里“罗袜”意指草地,这句话是在询问何时有人踏足这片草地。接着,“多谢苍苔久不离”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感激,苍苔长年与他相伴。
最后两句“从此便成贫景致,竹帘垂处最相宜”,则是诗人接受并享受这种简朴生活的态度。“从此便成贫景致”表明诗人已经习惯甚至乐于这样的简单、清贫的生活环境。而“竹帘垂处最相宜”,则写出了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即使是简单的竹制窗帘也显得分外和谐自然,充满了生活的美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庭院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归于自然的心境。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次韵子瞻书黄庭内景卷后赠蹇道士拱辰
君诵黄庭内外篇,本欲洗心不求仙。
夜视片月堕我前,黑氛剥尽朝日妍。
一暑一寒久自坚,体中风行上通天。
亭亭孤立孰傍缘,至哉道师昔云然。
既已得之戒不传,知我此心未亏骞。
指我婴儿藏谷渊,言未绝口行已旋,我思其言夜不眠。
陪杜充张恕鸿庆宫避暑
至后雨如泻,晴来热更多。
簿书沾汗垢,岩石思藤萝。
赖有祠宫静,时容俗客过。
老郎无不可,公子亦能和。
道胜还相接,禅迷屡见诃。
清凉生绝念,烦暑散沉疴。
古木便张幄,鸣禽巧当歌。
桃香呈绛颊,瓜熟裹青罗。
饭细经唇滑,茶新到腹薖。
剧谈时自笑,饱食更无它。
适意未应厌,后游真若何。
官居邻曲沼,田畎助清波。
晚照明疏柳,微风响众荷。
轻舟尚可载,小雨试渔蓑。
城中牡丹推高皇庙园迟适联骑往观归报未开戏作
汉庙名园甲颍昌,洛川珍品重姚黄。
雨馀往看初疑晚,春尽方开自不忙。
争占一时人意速,养成千叶化功长。
老人终岁关门坐,花落花开已两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