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释
- 有国:国家。
由来:自古以来。
在:因为。
得贤:得到贤才。
莫言:不要说。
兴废:兴盛衰败。
是:只是。
循环:循环往复。
武侯:指诸葛亮(字孔明)。
星落:去世。
周瑜:东吴名将。
死:去世。
平蜀:平定蜀汉。
降吴:降服吴国。
似等閒:显得平常。
- 翻译
- 国家自古以来就因为得到贤才而存在,不要说历史的兴衰只是循环往复。
像诸葛亮陨落和周瑜去世那样,平定蜀地、降服吴国都显得平常无比。
- 鉴赏
这首诗是唐末宋初的诗人李九龄所作,名为《读三国志》。诗中探讨了国家兴衰与贤才关系的哲理,同时借用三国时期历史事件表达对英雄辈出的感慨。
“有国由来在得贤”一句,点明了国家兴盛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得到贤能之士。"莫言兴废是循环"则是在告诫人们不要简单认为国家的兴衰仅是自然循环的结果,而应当反思其中的人才因素。
“武侯星落周瑜死”具体描绘了三国时期两位著名将领之死,"武侯星落"指的是蜀汉著名的军事家诸葛亮去世后,其象征性的星宿陨落,而"周瑜死"则是东吴名将周瑜之死。这些历史事件被用来表达英雄辈出的悲凉和无常。
“平蜀降吴似等閒”中,“平蜀”指的是晋朝平定蜀汉的事件,而“降吴”则可能是指东吴的最终覆灭。这两大历史事件被并列在一起,表达了对往昔英雄事迹及其结局的沉思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镜头,抒发了对英雄时代的怀念,对国家命运与人才选拔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历史轮回中人物悲剧的同情。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畔老人愁
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
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
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
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
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
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
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
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
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
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
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
罢兵岁馀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
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溪田。
虽然得归到乡土,零丁贫贱长辛苦。
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
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
君今少壮我已衰,我昔少年君不睹。
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
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江畔老人愁》【唐·崔颢】江南年少十八九,乘舟欲渡青溪口。青溪口边一老翁,鬓眉皓白已衰朽。自言家代仕梁陈,垂朱拖紫三十人。两朝出将复入相,五世叠鼓乘朱轮。父兄三叶皆尚主,子女四代为妃嫔。南山赐田接御苑,北宫甲第连紫宸。直言荣华未休歇,不觉山崩海将竭。兵戈乱入建康城,烟火连烧未央阙。衣冠士子陷锋刃,良将名臣尽埋没。山川改易失市朝,衢路纵横填白骨。老人此时尚少年,脱身走得投海边。罢兵岁馀未敢出,去乡三载方来旋。蓬蒿忘却五城宅,草木不识青溪田。虽然得归到乡土,零丁贫贱长辛苦。采樵屡入历阳山,刈稻常过新林浦。少年欲知老人岁,岂知今年一百五。君今少壮我已衰,我昔少年君不睹。人生贵贱各有时,莫见羸老相轻欺。感君相问为君说,说罢不觉令人悲。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5567c67c087f8a0814.html
谒禹庙
惟舜禅功始,惟尧锡命初。
九州方奠画,万壑遂横疏。
受箓尝开洞,过门不下车。
诸侯会玉帛,沧海荐图书。
玄默将遗世,崇高亦厌居。
耘田自有鸟,浚泽岂为鱼。
家及三王嗣,殷囚百代如。
灵容肃清宇,衮服闭荒墟。
枣径愁云暮,松扉撤祭馀。
叨荣陵寝邑,怀古益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