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玉像堂》
《题玉像堂》全文
唐 / 张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玉毫不着世间尘,辉相分明十八身。

入夜无烟灯更好,堂中唯有转经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àngtáng
táng / zhāng

háozheshìjiānchénhuīxiāngfēnmíngshíshēn

yāndēnggènghǎotángzhōngwéiyǒuzhuǎnjīngrén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不着(bù zháo)的意思:形容事物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进展。

分明(fēn míng)的意思:明显、清楚

毫不(háo bù)的意思:一点也不,完全没有

入夜(rù yè)的意思:指太阳下山,天黑的时候。

世间(shì jiān)的意思:指世界上的人间,泛指人世间的事物和现象。

无烟(wú yān)的意思:没有烟雾,指环境清洁无污染。

相分(xiāng fēn)的意思:相互分离、相互分开

烟灯(yān dēng)的意思:指烟雾弥漫的灯光,形容景物昏暗、模糊。

玉毫(yù háo)的意思:形容书法或绘画的笔迹纤细、娟秀。

转经(zhuǎn jīng)的意思:指佛教徒或信徒转动经筒,以祈求福佑。

翻译
这颗珍珠洁净无瑕,不沾染一丝尘世的气息。
它的光芒清晰可见,共有十八种不同的光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供奉着玉制佛像的堂内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佛教的清净与世俗的隔绝。

"玉毫不着世间尘" 一句,形象地表达了玉佛像纯洁无染,不受世间污秽之物所沾染。玉毫,指的是佛头上的尖顶部分,这里用玉来比喻,既强调其珍贵,也突出了它的清净。

"辉相分明十八身" 这一句,则进一步描绘了玉像的庄严与神圣。辉相,即佛的光芒,分明表示这种光芒清晰可见;十八身则是指佛的各种形象,这里可能是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描述这些形象的细致和栩栩如生。

"入夜无烟灯更好" 这一句,是对环境氛围的描写。入夜,夜幕降临之时,无烟灯,即不需要燃烧任何物质而发光的灯,这里的设定营造了一种超自然、神圣的氛围。

"堂中唯有转经人" 这一句,则是对场景中人物行为的描绘。转经,通常指的是念诵佛经或是手持经书缓缓行走。在这里,这个动作成为了这个清净空间内唯一的人为活动,强调了宗教仪式的宁静与专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玉佛像及其所在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意境。

作者介绍
张籍

张籍
朝代:唐   字:文昌   籍贯: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   生辰:约767~约830

张籍(约766年—约830年),字文昌,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张王乐府”。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
猜你喜欢

花溪道中·其二

天寒道路远,此去复何求。

适意真为乐,浮生底用忧。

云容低野树,风力逆溪流。

喜见梅花笑,相迎傍驿楼。

(0)

寄陈彦卿

楼屋近山东海头,翠云影落小窗幽。

登临昔日同诸彦,羁旅经年忆旧游。

故国莺花春入梦,沧江风雨夜生愁。

不堪老去悲离别,岁月无情如水流。

(0)

惜别分韵得与字

江山无行人,天寒况风雨。

出门辞友生,情深别良苦。

褰衣感缱绻,岂不念留处。

高堂想归期,岁月不我与。

停舟且勿迫,倾樽出清酤。

酒短意更长,含凄我无语。

(0)

宴晴江山拱北楼

汉坻开绣阁,萧然似渚宫。

晴江华楯外,列岫绮钱中。

树色芳樽绿,荷花粉脸红。

贤王敬爱客,乐宴意何终。

(0)

送姜尚忠得官后携新妾归息

淹薄徂年岁,离别忽在兹。

寒城落木后,虚馆残钟时。

家在双井上,心随孤雁飞。

落日布帆远,青山尊酒移。

苍茫倚闾情,怆恍零雨诗。

托身名教中,固应慎其仪。

志尚岂不殊,情钟自成悲。

昔见已云晚,再会良无期。

濯足彭蠡流,长歌高堂归。

鹤发喜垂涕,儿童问牵衣。

野老借檄看,邻女隔墙窥。

田园各成熟,松竹仍参差。

亲故一在眼,鸡黍相提携。

翻知在室乐,不恨为官迟。

放浪成化迁,何用世俗知。

(0)

用鲁山段录事和李佥士丁麻姑韵时段奉宪檄赈济

咿轧篮舆从事衫,泥途滑滑石巉巉。

急援野莩填沟壑,敢避行难似陇函。

春气顿回萎草木,长林惊见古松杉。

一夫弗获真吾愧,谁道鲁山非傅岩。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王十朋 王夫之 苏辙 杨慎 王安石 张萱 徐熥 陈恭尹 沈周 成鹫 徐渭 刘基 陈维崧 宋祁 皇甫汸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