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僻人来少,公庭吏散时。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酬 乔 世 材 推 官 宋 /李 复 地 僻 人 来 少 ,公 庭 吏 散 时 。乱 蝉 号 晚 日 ,凉 叶 下 高 枝 。仰 羡 知 归 鸟 ,先 书 寄 远 诗 。只 应 今 夜 月 ,偏 解 照 相 思 。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高枝(gāo zhī)的意思:指人在社会地位、职位等方面比别人高出许多。
公庭(gōng tíng)的意思:指公正的法庭,也可用于比喻公正的审判和公正的法律程序。
寄远(jì yuǎn)的意思:表示寄托思念之情,将心意寄托给远方的人。
凉叶(liáng yè)的意思:指人在某种情况下表现得冷淡、漠不关心或不争气。
偏解(piān jiě)的意思:对事物的理解或解释存在偏差或错误。
晚日(wǎn rì)的意思:晚日指的是晚年或晚期,多用于形容人已经年老或事物已经过时。
相思(xiāng sī)的意思:相互思念、思念对方的心情。
仰羡(yǎng xiàn)的意思:向上仰望并羡慕。
照相(zhào xiàng)的意思:指拍照片,记录事物的形象。
知归(zhī guī)的意思:指明白事理、懂得回归本心。
- 注释
- 地僻:偏远的地方。
人来少:人迹罕至。
公庭:官署。
吏散:官员下班。
乱蝉:纷乱的蝉鸣。
晚日:傍晚的太阳。
凉叶:凉爽的树叶。
高枝:高高的树枝。
知归鸟:懂得归途的鸟儿。
远诗:远方的诗信。
今夜月:今晚的月亮。
偏解照:特别理解并照亮。
相思:深深的思念。
- 翻译
- 这里人迹罕至,只有在官署人员下班后才会有人来。
傍晚时分,纷乱的蝉鸣伴随着落日,高枝上的凉爽叶片随风飘落。
我抬头仰望,羡慕那些知道归途的飞鸟,它们先于我写下了远方的思念之诗。
我想,今晚的月亮应该特别理解这相思之情,会特别明亮地照耀着我。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孤独与怀念的意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寂寞和思念远方亲友的情感。开篇两句“地僻人来少,公庭吏散时”勾勒出一个偏远地区在傍晚时分的静谧画面,其中“地僻”指的是地方偏僻,“人来少”则强调了这种偏僻带来的孤独感,而“公庭吏散时”则是对官府衙门日暮后官吏稀疏的描绘,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忧郁。
接下来的两句“乱蝉号晚日,凉叶下高枝”继续渲染了这种寂静。秋天的蝉鸣声此起彼伏,“乱蝉号晚日”形象地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而“凉叶下高枝”则是对秋风中落叶景致的描绘,通过这两句诗人传达出一种物是人非、时光易逝的感慨。
诗的后半部分“仰羡知归鸟,先书寄远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归巢之鸟的羡慕和对亲友的思念。诗人通过仰望归巢的鸟儿来表达自己想要返回故乡或者向亲友传递信息的情感,而“先书寄远诗”则是诗人采取的行动,通过书写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怀。
最后两句“只应今夜月,偏解照相思”更深化了这种思念之情。诗中提到的“今夜月”成为连接远方亲友心灵的纽带,而“偏解照相思”则是说在这宁静的夜晚,只有明月能够理解并映照出诗人内心的相思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和自然现象的细腻描写,以及个人情感的真挚流露,营造了一种淡远而深长的情感氛围。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应天长
莺花近甸,鸿雪去程,依稀梦境堪觅。
记否那回携手,汀波恋馀碧。
垂虹影,还自直,有几许、倩魂消得。
画眉冷,走马人来,鸥鹭曾识。
回念别离时,陌上香泥,罗带为谁拭。
怕说绣鞯行处,鞭丝堕秋色。前踪认,如过翼。
尽唤起、暮愁千尺。断桥外,细雨恹恹,重问村驿。
琐窗寒
扫叶门深,冲泥苍浅,雪残犹凝。
清言伫久,依约夕阴吹暝。
怪衙参、催归太迟,忍寒负却黄花等。
对藤枝络架,晚来还是,冻禽声静。萍梗。终无定。
正话到城南,者番邻并。河桥旧约,又说玉虹腰冷。
占新巢、谁家画梁,笑人忙剧春燕影。
问何年、三塔吟莺,唤教乡梦醒。
台城路.辽后洗妆楼
东楼春色天边落,来时白蘋风作。
凤辇曾留,瑶台乍起,妆点远山眉角。宫蝉绰约。
想欲动晨光,未垂帘箔。
炫转荧煌,明星一一带池阁。
兴亡几番过眼,听游人指说,斜照城脚。
窣堵波高,雨淋铃急,坏磴莓墙萧索。
惊飙振箨,是曲里琵琶,白翎哀雀。
只有长河,潺湲声似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