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鼓清流碧,杯浮嫩菊黄。
曲罢饶佳况,鸣榔夜渡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秋日傍晚在湖畔的悠闲时光,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光山色之美。首句“公馀湖畔赏”点明了活动地点和时间,诗人利用工作之余的闲暇,来到湖边享受自然之乐。接着,“携仲步虚房”一句,可能是指与朋友一同前往一个幽静的住所,进一步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琴鼓清流碧,杯浮嫩菊黄”两句,将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描绘了湖水清澈、琴声悠扬、酒杯中浮着嫩黄色菊花的场景,色彩对比鲜明,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暗示了诗人的高雅情趣。
“浩源通太液,远嶂抱披香”则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湖面与远处的山脉相连,形成一幅宏大的山水画卷。“太液”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中的湖泊名,此处借指湖面的广阔无垠;“远嶂抱披香”,则描绘了远处山峦环绕,仿佛怀抱了一片香气,既形象又富有诗意。
最后,“曲罢饶佳况,鸣榔夜渡湘”两句,收束全诗。前句“曲罢”呼应了之前的“琴鼓”,表示音乐结束,但余音绕梁,留下美好的回忆;后句“鸣榔夜渡湘”则描绘了夜晚时分,渔人划桨渡过湘江的情景,既有宁静祥和的意境,也暗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赞美,同时也流露出其内心的宁静与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