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病夫(bìng fū)的意思:指体弱多病的人,也用来比喻软弱无能的人。
檐牙(yán yá)的意思:檐牙是指房屋檐口挑出的牙状石雕,比喻人的智慧和才能。
第二(dì èr)的意思:指在某个排名或顺序中,位列第二。
东风(dōng fēng)的意思:东风是指从东方吹来的风,引申为春风,也比喻好消息、繁荣的前兆。
公堂(gōng táng)的意思:指公正的法庭或审判场所。
阒寂(qù jì)的意思:形容寂静无声,冷落荒凉。
山头(shān tóu)的意思:指事物的顶端或最高处。
添火(tiān huǒ)的意思:指在已经燃烧的火焰上再添一把柴,使火势更旺,比喻进一步推动事物的发展或加剧某种情势。
童子(tóng zǐ)的意思:指小孩子的声音非常嘈杂,形容人多嘈杂、喧闹。
兀坐(wù zuò)的意思:形容坐得笔直、不动。
细听(xì tīng)的意思:仔细倾听,注意细节
湘竹(xiāng zhú)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竹子,借以比喻人才出众、才华横溢。
相忘(xiāng wàng)的意思:相互忘记,彼此不再记得。
夭桃(yāo táo)的意思:指美丽而娇嫩的桃花。
竹床(zhú chuáng)的意思:指人死后的葬礼。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连续降雨的景象与诗人内心的宁静。首句“夭桃倡杏羞蕊红,东风未传第二讯”以桃花和杏花的羞涩红晕,以及春风未至的暗示,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却未完全展开的氛围。接着,“忽吹山头云拥墨,细听檐牙雨成阵”通过动态的云彩和雨声,将自然界的动态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暗示了雨水的持续不断。
“公堂阒寂春昼长,病夫兀坐湘竹床”两句,诗人将自己置于一个寂静的公堂之中,面对漫长的春日白昼,独自坐在湘竹制成的床上,表现出一种孤独而沉静的状态。这里的“病夫”不仅指身体上的病态,也暗含心灵上的疲惫与孤寂。
最后,“童子添火深炷香,万念不生两相忘”则描绘了一个温暖而宁静的画面:在雨天里,童子为诗人添上炉火,点燃香烛,使得整个空间充满了温暖与香气。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的思绪得以平静,所有的杂念都消失无踪,达到了一种心灵上的解脱与忘我状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作者在面对外界环境变化时,如何通过内心的平静与自我反思,达到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送友人别
此心偶无事,君复叙离情。
江国多寒色,春风几日程。
雪添行李重,船逐浪花轻。
后夜应相忆,空山月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