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平寺》
《太平寺》全文
明 / 黎民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释子离人群,高居俗氛

开门山色近,汲涧水源分。

禅榻常栖月,僧衣半裛云。

万缘俱寂后,钟磬夜深闻。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禅榻(chán tà)的意思:指修行者在禅室或寺庙里坐禅的床榻,也泛指修行者的座位。

高居(gāo jū)的意思:指在职位、地位、名声等方面处于高位或占据优势地位。

涧水(jiàn shuǐ)的意思:指清澈而干净的溪水,也比喻清澈透明的心灵。

开门(kāi mén)的意思:打开门户,比喻开始或开创某种事业或行动。

离人(lí rén)的意思:离开亲人或离别别人。

人群(rén qún)的意思:形容人群非常多,数量庞大。

僧衣(sēng yī)的意思:指人们装模作样地穿上僧袍,假装出身高僧,以蒙骗他人。

山色(shān sè)的意思:山的景色、山的颜色

释子(shì zǐ)的意思:放下儿女情长,舍弃个人感情。

水源(shuǐ yuán)的意思:指水的来源或水源地,也比喻事物的根本或基础。

俗氛(sú fēn)的意思:指社会风气低俗、庸俗。

万缘(wàn yuán)的意思:万事万物的缘分,指一切事物的因果关系。

夜深(yè shēn)的意思:指夜晚时间已经很深,表示时间已经很晚了。

远俗(yuǎn sú)的意思:远离世俗之风气,追求高尚的品德和行为。

钟磬(zhōng qìng)的意思:比喻音乐和声音的美妙动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远离尘嚣,隐居于太平寺中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以及其内心世界的宁静与超脱。

首句“释子离人群,高居远俗氛”点明了僧人的身份和他选择远离世俗生活的决心。接着,“开门山色近,汲涧水源分”两句,生动地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自然环境,山色近在眼前,泉水清澈甘甜,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清幽氛围。

“禅榻常栖月,僧衣半裛云”则进一步展示了僧人生活的静谧与超然。禅榻伴着月光,僧衣沾染着云雾,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僧人生活的简朴与淡泊,也暗示了他们与自然界的紧密联系和心灵的纯净。

最后,“万缘俱寂后,钟磬夜深闻”以钟磬声的出现作为收尾,象征着在一切喧嚣与杂念都归于平静之后,心灵得以真正的安宁与觉醒。这不仅是对僧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揭示,也是对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越世俗束缚的一种赞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的宁静平和,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赞美与向往。

作者介绍

黎民衷
朝代:明

广东从化人,字惟和,号云野。黎民表弟。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历吏部郎中,出为广西参政。边民劫藩库,民衷与战,受伤卒。有《司封集》。
猜你喜欢

又赠谓之·其二

篱下多新菊,渊明归思长。

主人方爱客,未得傲羲皇。

(0)

徐仁父先大夫诗卷指其改补锅八句曰愿有请因疏下方

江南隐君子,琢语冰段清。

彼美补锅篇,义远有劝惩。

烹饪一饷止,操持千载成。

未须誇染指,岁晏期曲肱。

(0)

送郑丈赴建宁五首·其四

海内言华萼,功名动搢绅。

十年长隐吏,一语必惊人。

酒量新来减,交情老更亲。

公知如促膝,剩把古书陈。

(0)

郭宰为郑全真殁买田以赡其后

郑生在日常无食,身后恓惶又可知。

郭象有缘天付与,新租满碓不言饥。

(0)

水心即事六首兼谢吴民表宣义·其六

吴翁肥遁逾七十,术老芝荒手自锄。

惠我篇章成锦字,西邻得伴亦堪书。

(0)

可山写梅

放出东风手段,写成江路枝梢。

君复无声句法,要与广平解嘲。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