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看新月照疏棂。
- 鉴赏
这首《浣溪沙》由明代女诗人叶纨纨所作,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雨后室内景象的细腻画面,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意境美。
首句“正是黄昏欲断凝”,以“欲断凝”三字巧妙地捕捉了黄昏时刻光线渐暗、空气凝重的氛围,仿佛黄昏即将与夜晚交接的瞬间,给人以深深的沉思感。接下来,“不堪帘外雨馀声”一句,将视线转向室外,细雨过后,雨滴落在帘幕上的声音,让人心生怜惜,难以承受这份宁静中的孤独与寂寞。
“倚屏愁绝最难听”进一步深化了情感层次,通过“倚屏”这一动作,表现了主人公在屏风前静坐,内心充满愁绪,连窗外的雨声都难以忍受。这里运用了“愁绝”二字,形象地表达了愁情之深,几乎到了无法忍受的地步。
下半阕转而描写室内情景。“红烛来时朱户掩”,描述了红烛点亮的瞬间,门扉紧闭,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封闭的空间感。接着,“篆香消处翠炉清”则通过香炉中香烟散尽、炉面干净的场景,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平静,同时也为下文的转折埋下伏笔。
最后,“又看新月照疏棂”收束全词,以新月的出现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开头的黄昏,也象征着新的开始。月光透过稀疏的窗棂洒入室内,不仅照亮了空间,也照亮了主人公的心境,暗示着她内心的希望与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黄昏雨后室内独特的时空氛围,展现了主人公复杂而微妙的心理状态,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江晦叔见访于兴国寺见庭中修竹两竿云竹虽不多而萧骚可爱因赠之诗
忆昨在江都,联君城一曲。
我家百色无,唯有数竿竹。
琅玕净相倚,萧洒意常足。
君亦时见过,笑语伴幽独。
别来七见春,屡送光景速。
京师车马烦,高尘蔽华屋。
僧室日闭关,静若在岩谷。
忽闻剥啄声,把手叙寒燠。
嵌空叠石畔,亦有双筠绿。
动君青云兴,赏眄不移目。
爱其萧骚风,摇此苍翠玉。
有如嗜脍炙,久矣虚其腹。
一旦逢割鲜,欣然喜如沃。
乃知物外适,可以傲流俗。
奉常官事简,佳集时可卜。
轩窗辟深邃,冠带脱拘束。
文枰稍拂拭,白黑看驰逐。
更设茶两旗,何须酒百斛。
《江晦叔见访于兴国寺见庭中修竹两竿云竹虽不多而萧骚可爱因赠之诗》【宋·孔武仲】忆昨在江都,联君城一曲。我家百色无,唯有数竿竹。琅玕净相倚,萧洒意常足。君亦时见过,笑语伴幽独。别来七见春,屡送光景速。京师车马烦,高尘蔽华屋。僧室日闭关,静若在岩谷。忽闻剥啄声,把手叙寒燠。嵌空叠石畔,亦有双筠绿。动君青云兴,赏眄不移目。爱其萧骚风,摇此苍翠玉。有如嗜脍炙,久矣虚其腹。一旦逢割鲜,欣然喜如沃。乃知物外适,可以傲流俗。奉常官事简,佳集时可卜。轩窗辟深邃,冠带脱拘束。文枰稍拂拭,白黑看驰逐。更设茶两旗,何须酒百斛。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92267c69cd89d918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