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龚清太尉上虞》全文
- 拼音版原文全文
送 龚 清 太 尉 上 虞 宋 /王 洋 身 策 枫 庭 正 妙 年 ,一 官 聊 作 地 行 仙 。雷 门 鸣 处 无 枹 鼓 ,勤 劝 春 锄 种 象 田 。
- 注释
- 射策:古代科举考试的一种形式,考生对答策问。
枫庭:枫叶飘落的庭院,象征着秋天和学问的氛围。
地行仙:比喻职位不高但心境超脱的人。
雷门:古代杭州城门名,这里代指官府。
枹鼓:击鼓的槌子和鼓,代指军事或庆典中的鼓声。
勤劝:勤奋劝导,此处可能指鼓励农耕。
春锄:春天的农具,用来翻土。
象田:古人以种稻比喻治国,象田即耕种稻田。
- 翻译
- 正值青春才华横溢之时,在枫叶飘落的庭院中参加科举考试
暂且担任一个小官,就像地上的神仙一样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洋创作的,名为《送龚清太尉上虞》。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淡泊明志的情怀。
“射策枫庭正妙年,一官聊作地行仙。” 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仕途生活的看破与超脱,"射策"指科举考试中的武举,"枫庭"可能是指考场或官府之内。诗人自称“正妙年”,意味着自己已达到某种精神上的境界。一官而能聊以行仙,显示出诗人对世俗功名的淡然态度。
“雷门鸣处无枹鼓,勤劝春锄种象田。”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田园生活的情景。“雷门”可能是指官府的大门,“鸣处”意味着有所动静,“无枹鼓”则表明这里没有喧嚣的鼓声,反而是一种宁静。下句“勤劝春锄种象田”,诗人在鼓励自己或他人,在春天抓紧时间耕耘田地,以象征性的"象田"来比喻理想中的美好生活。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逃离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愿望,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生活的向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邹衍谷
燕谷无煖气,穷岩闭严阴。
邹子一吹律,能回天地心。
拟古十二首·其一
青天何历历,明星如白石。
黄姑与织女,相去不盈尺。
银河无鹊桥,非时将安适。
闺人理纨素,游子悲行役。
瓶冰知冬寒,霜露欺远客。
客似秋叶飞,飘飖不言归。
别后罗带长,愁宽去时衣。
乘月托宵梦,因之寄金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