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平(bù píng)的意思:指不公平、不公正的情况或心理状态。
残更(cán gēng)的意思:指夜晚已经很深了,但仍有人在唱歌、吹奏乐器等活动。
常与(cháng yǔ)的意思:经常在一起;经常配合
多嫌(duō xián)的意思:多次怀疑、多次猜疑、多次嫌隙
古书(gǔ shū)的意思:指古代的书籍,尤指古代的经典著作。
静听(jìng tīng)的意思:安静地聆听。
宁当(níng dāng)的意思:宁可选择某种不太理想的情况,也不愿意选择另一种更糟糕的情况。
神清(shén qīng)的意思:形容头脑清醒,思维敏捷,精神焕发。
万古(wàn gǔ)的意思:指永远、永久、万世不变。
为底(wéi dǐ)的意思:作为基础或根本。
无寐(wú mèi)的意思:指夜晚无法入睡,形容心思牵挂、思虑繁多。
雪声(xuě shēng)的意思:雪花飘落时的声音,形容寂静无声。
与共(yǔ gòng)的意思:与其他人共同分享、共同拥有或共同承担。
-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夜静人稀、雪雨交织的诗句,表达了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寻求内心平静和精神清明的情怀。"雪声兼雨声,静听到残更",诗人通过对自然界声音的细致感受,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氛围。
"为底常无寐,宁当有不平"一句,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忧虑和对社会不平的感慨。尽管外在环境给予了安宁,但内心深处仍存有难以释怀的情绪。
接下来的"食多嫌气浊,衾薄觉神清",则是表达了一种生活上的简约与精神上的澄明。诗人通过减少饮食、保持简单的生活来寻求内心的平和与纯净。
最后两句"万古书灯眼,心常与共明",展现了诗人对于知识和智慧的追求,以及对历史长河中智者精神的向往。这里的“书灯”象征着知识之光,而“心常与共明”则表达了一种与历史智者的精神相通、共同追求光明的愿望。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晚雪雨声响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以及对精神清明和社会公正的深切渴望。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芜湖即事三首
南人重鱼长食鲜,小鱼弃掷不论钱。
老翁操网儿弄桨,一家生理在渔船。
满庭芳·咄哉牛儿
咄哉牛儿,心壮力壮,几人能可牵系。
为爱原上,娇嫩草萋萋。
只管侵青逐翠,奔走后、岂愿群迷。
争知道,山遥水远,回首到家迟。
牧童,能有智,长绳牢把,短梢高携。
任从它,入泥入水无为。
我自心调步稳,青松下、横笛长吹。
当归处,人牛不见,正是月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