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草芥(cǎo jiè)的意思:指微不足道的事物或人。
愁苦(chóu kǔ)的意思:形容忧愁痛苦。
大书(dà shū)的意思:形容字体大,书法工艺精美的书籍。
抚绥(fǔ suí)的意思:抚慰、安抚。
甘霖(gān lín)的意思:指甘甜的雨水,比喻及时而丰富的帮助或恩惠。
流亡(liú wáng)的意思:指因政治原因、战争、迫害等而被迫离开家乡或国家,流亡他乡的现象。
那用(nà yòng)的意思:表示某种行为或方法没有用处或无效。
群生(qún shēng)的意思:指众多的生物或事物聚集在一起生存或繁衍。
生望(shēng wàng)的意思:指生活的希望和期望。
天遣(tiān qiǎn)的意思:指上天派遣或安排的事情,表示命运或天意不可违背。
万姓(wàn xìng)的意思:指所有人民,所有姓氏的人。
野史(yě shǐ)的意思:指非正史记载的历史事件或人物传记。
一日(yī rì)的意思:形容进步非常迅速,发展迅猛。
引领(yǐn lǐng)的意思:带领、引导、指导他人前进或发展。
雍熙(yōng xī)的意思:形容国家或家族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在处(zài chǔ)的意思:在某个地方或环境中处于特定的状态或境地。
中原(zhōng yuán)的意思:指中国北方地区的中心,也泛指中心地带。
- 鉴赏
这首诗赞美了毕亚卿公在豫荆地区担任赈济重任时的卓越表现。诗人以“中原万姓岂愁饥”开篇,表达了对毕公到来后百姓不再担忧饥饿的喜悦之情。接着,“天遣公来任抚绥”,赞扬了毕公被派遣来此地安抚和救济民众的使命与能力。
“在处流亡俱引领,会看愁苦变雍熙”,描绘了毕公的到来让四处流离失所的百姓看到了希望,愁苦的生活得以改变,社会恢复了和谐与安定。诗人进一步强调了毕公的恩泽惠及众生,“甘霖终慰群生望”,比喻毕公如同带来甘霖的雨露,满足了百姓的期待。
“草芥能忘一日知”,则表达了百姓对毕公的感激之情,即使是一日之恩也铭记于心,如同草芥虽微小却能记住恩惠。最后,“野史大书消几句,汉江那用更沉碑”,意味着毕公的功绩将被历史记载,无需再在汉江边立碑纪念,因为他的事迹已深入人心,成为永恒的记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情的叙述,高度赞扬了毕亚卿公在赈济灾民方面的杰出贡献,以及他给当地带来的深远影响。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