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阁睡初觉,东君信已通。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梨花图景,细腻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感悟与情感的流露。首句“西阁睡初觉”,以“西阁”暗示静谧的环境,通过“睡初觉”这一动态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晨醒来、万物复苏的氛围。接着,“东君信已通”中的“东君”指的是春神,暗含春天已经到来,万物生长之意。
“莺声闭门雨,人影隔帘风”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春雨和微风赋予生命,使得画面更加生动。雨声仿佛在轻敲门窗,而人影则在帘后摇曳,与外界的自然景象形成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意境。
“病体娇不语,诗愁闲更浓”则转入对诗人自身状态的描述。诗人因身体不适而显得柔弱无力,无法言语,但内心的情感却如同诗一般浓郁,难以抑制。这里的“诗愁”不仅指对诗歌创作的困扰,也暗含了对美好春景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深沉思考。
最后一句“无端肠欲断,云破月朦胧”表达了诗人面对如此美景时内心的复杂情感。云层散开,月亮露出朦胧的轮廓,既象征着希望与光明,也暗示着离别与思念。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波动,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李公择学士出示胡九龄归牧图
横披五尺素,中有万叠山。
山卜千丈溪,恍疑泻潺潺。
西风偃古木,惨淡秋色顽。
蓼红菱荇碧,缺岸如破环。
小舟半阁沙,茅屋深无关。
三牛行啮草,一犊随母还。
牧儿掣牛鼻,望家喜生颜。
欲知田家乐,此趣何由攀。
而况画手妙,意思能馀闲。
远出物象外,不在粉墨间。
临之发孤兴,飘忽辞尘寰。
治水谣
去年圩破官不救,阙食逋亡十八九。
今年大水如去年,民困适遭何令贤。
贤哉何令能治水,枪木编芦多准拟。
赏罚公平贫富均,赤脚亲临食亡匕。
每趋危垫必身先,往复连宵几百里。
浪头作恶工莫施,一拜能令二龙起。
白龙先去黑龙随,鳞鬣分明皆见之。
须臾浪定埂可禦,父老惊嗟咸涕洟。
西门投巫安足比,亦胜乘舆济溱洧。
活我生灵十万家,惠泽阴功浃神理。
天子临轩方用才,时时有诏搜草莱。
请歌何令能治水,愿采斯言献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