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德山遇大智龙湖旧侣也·其二》
《德山遇大智龙湖旧侣也·其二》全文
明 / 袁宏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好伴青山主人,门前衲子去如尘。

法堂草长深三尺,更与腰镰走一巡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法堂(fǎ táng)的意思:指法庭、法院。比喻公正的审判场所。

衲子(nà zǐ)的意思:指出家人、和尚,也泛指僧人或尚未剃度为僧的人。

青山(qīng shān)的意思:指山脉或山岭,也可用来形容山色葱翠、景色美丽。

三尺(sān chǐ)的意思:三尺是指长度为三尺的物体,用来形容某人或某物的身高或高度。

一巡(yī xún)的意思:一次巡视或巡查。

主人(zhǔ rén)的意思:指拥有权力、地位或掌握主动权的人。

作主(zuò zhǔ)的意思:作为主人或负责人来承担责任,做出决定或发号施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充满了禅意和宁静之美。诗人袁宏道以“好伴青山作主人”开篇,直接点明了僧人与自然山水的亲密关系,仿佛山川是他真正的家。接着,“门前衲子去如尘”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平静与超然,来往的僧侣如同过眼云烟,进一步衬托出环境的清静与僧人的内心世界。

“法堂草长深三尺”,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法堂周围自然生长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平静的生活状态。草长三尺,既是对自然生长的描述,也是对时间缓慢推移的隐喻,体现了僧人生活中的淡泊与从容。

最后,“更与腰镰走一巡”则以一个具体的动作结束全诗,既表现了僧人对自然的亲近,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实践。这句话中的“腰镰”形象地描绘了僧人亲自参与农耕劳动的情景,强调了僧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对生活的实际参与,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行住坐卧皆是修行”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禅宗思想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意境的佳作。

作者介绍
袁宏道

袁宏道
朝代:明   字:中郎   号:石公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生辰:1568~1610

袁宏道(1568年12月23日─1610年10月20日),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湖广公安(今属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吴县知县、礼部主事、吏部验封司主事、稽勋郎中、国子博士等职,世人认为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学反对复古运动主将,他既反对前后七子摹拟秦汉古文,亦反对唐顺之、归有光摹拟唐宋古文,认为文章与时代有密切关系。
猜你喜欢

题吏隐轩

纷纷吏事何时已,随扫随生畏首尾。

那知动静不相关,安用杜门并洗耳。

曾侯作轩治丞事,雁鹜成行亦衣紫。

偷閒扫溉哦其间,壁记当须倩韩子。

榜之吏隐名者谁,梁溪拙翁前柱史。

萧然一室自可人,况有明窗兼净几。

隐中涵养得佳趣,致远自应从兄起。

王良伯乐世岂无,騕袅骅骝日千里。

(0)

田家四首·其一

江村烟水远,茅屋两三家。

断岸垂衰柳,疏篁隐细沙。

田畴剩粳稻,网罟足鱼虾。

不识宦游味,见人还叹嗟。

(0)

句·其一

黄树性坚正,枝叶已刚愿。

三十六旬久,增生才方寸。

今何成修林,左右映霞蔓。

良材岂一二,所期在不钝。

(0)

舟中值雪

百里清波一苇航,茅檐灯火照渔梁。

寒吹褐袂风头急,夜洒篷窗雪片飏。

乘兴去寻戴安道,异书思见蔡中郎。

胸怀礧碨须倾倒,樽酒相看气味长。

(0)

高安得请·其一

免涉风波千里行,江西道院久榛荆。

早知季子非忘故,自笑樊生不习兵。

禄赋百朋恩未报,门开三径计难成。

老来渐觉无多累,遁世终期学向平。

(0)

客有以茶易竹次韵

琅玕黝璧两清虚,不比山阴鹅换书。

花乳试烹应有味,龙孙新种未嫌疏。

轻身通气宜君饮,冒雪停霜称我居。

斜曲短长休更问,森罗万象已如如。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王季友 谢谔 完颜璟 杨玉环 杨凝式 陆九韶 李联琇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