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山遇大智龙湖旧侣也·其二》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充满了禅意和宁静之美。诗人袁宏道以“好伴青山作主人”开篇,直接点明了僧人与自然山水的亲密关系,仿佛山川是他真正的家。接着,“门前衲子去如尘”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僧人日常生活的平静与超然,来往的僧侣如同过眼云烟,进一步衬托出环境的清静与僧人的内心世界。
“法堂草长深三尺”,这一句不仅展现了法堂周围自然生长的景象,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平静的生活状态。草长三尺,既是对自然生长的描述,也是对时间缓慢推移的隐喻,体现了僧人生活中的淡泊与从容。
最后,“更与腰镰走一巡”则以一个具体的动作结束全诗,既表现了僧人对自然的亲近,也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实践。这句话中的“腰镰”形象地描绘了僧人亲自参与农耕劳动的情景,强调了僧人与自然的互动和对生活的实际参与,同时也体现了佛教中“行住坐卧皆是修行”的理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禅宗思想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是一首富有哲理和意境的佳作。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题吏隐轩
纷纷吏事何时已,随扫随生畏首尾。
那知动静不相关,安用杜门并洗耳。
曾侯作轩治丞事,雁鹜成行亦衣紫。
偷閒扫溉哦其间,壁记当须倩韩子。
榜之吏隐名者谁,梁溪拙翁前柱史。
萧然一室自可人,况有明窗兼净几。
隐中涵养得佳趣,致远自应从兄起。
王良伯乐世岂无,騕袅骅骝日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