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5月02日(农历四月初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斋壁》
《题斋壁》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浩如烟海积如山,纸上陈人叫不还。

白首书生事业一生精力费窗间。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白首(bái shǒu)的意思:指头发变白,代表年老。形容忧虑、思念等情感所累积的结果。

陈人(chén rén)的意思:指老年人

精力(jīng lì)的意思:指人的精神力量和体力,也指人的精神状态和活力。

上陈(shàng chén)的意思:上报、呈送上级

事业(shì yè)的意思:指人们从事的职业、工作或事情,也可指人生的事业。

书生(shū shēng)的意思:指有学问但缺乏实际经验的年轻人。

无事(wú shì)的意思:没有事情发生,平静无事

烟海(yān hǎi)的意思:形容烟雾弥漫的大海,比喻众多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非常繁忙或混乱。

一生(yī shēng)的意思:指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

浩如烟海(hào rú yān hǎi)的意思:形容数量非常庞大,犹如无边无际的大海。

注释
浩如烟海:形容书籍极多,像烟雾弥漫的大海。
积如山:堆积如山,形容数量巨大。
纸上陈人:指书中的古人知识,或泛指旧有的、过时的信息。
叫不还:呼唤却得不到回应。
白首书生:头发花白的读书人,指年纪已大但仍未功成名就的人。
无事业:没有建立自己的事业。
一生精力:一生的所有精力。
费窗间:耗费在书房中,即读书学习。
翻译
书籍多得像大海和山峦,旧的知识仿佛在呼唤却无人回应。
满头白发的书生没有建功立业,一生的精力都耗费在了书本之间。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个书生在其书房内的孤独与寂寞。"浩如烟海积如山",意指书籍堆积如同大海和高山,显示出书生的藏书之丰富,也隐喻着知识的深广。而"纸上陈人叫不还"则表现了书生对古人智慧的渴望与追求,但终究无法召唤古人与之对话,突显了一种时空隔阂的孤独感。

"白首书生无事业,一生精力费窗间"更深化了这种感觉。"白首"指的是年老的头发,这里用来形容书生的长久岁月;"无事业"则意味着书生没有显赫的事业成就,只是默默地在书房中研读与思考。而"一生精力费窗间",表达了书生将毕生精力都耗费在窗前看书写字的行为上,这种生活虽然专注,但也带有一种淡泊和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比书生的丰富藏书与其个人生活的孤独,以及他对知识的追求与现实中的隔阂,展现了一个学者内心的矛盾与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自金陵得郡西归晓发梅根市舟中望九华山进退格

山外云浓白,峰头日浅红。

横拖一疋绢,直扫九芙蓉。

奔走来船里,提携入袖中。

寄言杜陵老,不用剪吴松。

(0)

同刘季游登天柱冈四首·其二

我行谁与报江枫,旋摆旌旗一路红。

朔吹崩腾危两耳,东山踊跃献诸峰。

松阴好处皆亭子,瑶草香边即坐狨。

渐陟渐高元不觉,忽然身在半天中。

(0)

古风敬饯都运焕章雷吏部祗召入觐

高皇中兴社稷臣,紫岩先生第一人。

来从紫岩住紫盖,鸿钧转作湘中春。

风流人物被草木,香满橘洲连岳麓。

一时宾客盛邹枚,明月夜光和结绿。

雷家夫子龙凤章,优入其室升其堂。

朱幡玉节遍南纪,锦帐绫衾推望郎。

使星下照翼轸旁,西山南浦回风光。

渠侬别有经世具,袖却两手惟深藏。

玉皇唤渠登庙廊,小却犹在持橐行。

野人亦忝同门者,久挂衣冠卧林下。

病身只合钓烟波,儿辈犹堪累甄冶。

(0)

为牡丹去草

手种名花梦亦随,一年年望好花枝。

为花去草优饶处,两袖青苔十指泥。

(0)

题尤延之右司遂初堂二首·其二

诗瘦山如瘦,人遐室更遐。

荒林庾信宅,古木谢敷家。

医国君臣药,逃名子母瓜。

只愁归未得,绿却白鸥沙。

(0)

寄周子充察院二首·其一

乡者豺当路,如今虎在山。

百年诸老尽,一段好风还。

谁谓永嘉末,人犹庆历间。

班心公定可,更可押廷班。

(0)
诗词分类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诗人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