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岂无师万里寻,壮如五月渡泸心。
《示僧》全文
-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的《示僧》,通过诗中的内容,我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禅宗思想。
首句“泸岂无师万里寻”,以泸水为喻,泸水在古代被视为险恶之地,此处借以象征人生的艰难与挑战。诗人提出疑问:难道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导师或指引吗?这句诗暗示了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寻求智慧和指导的重要性。
第二句“壮如五月渡泸心”,将情感比作五月时节渡过泸水时的壮志满怀。五月渡泸,意味着在炎热的季节里,面对泸水的艰险,人们仍能保持勇往直前的决心。这里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时,依然保持坚定和勇敢的态度。
接下来的两句“先搜三毒无明种,不动干戈纵又擒”,进一步阐述了诗人的哲学思考。三毒指的是贪、嗔、痴三种烦恼,无明则是指无知或迷惑的状态。这两句诗意在强调,要清除内心的烦恼和迷惑,达到心灵的纯净和平静,不需要通过暴力或激烈的手段,而是通过内心的修行和智慧的探索来实现。这体现了禅宗中追求内心平和、去除杂念的思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思考以及对内心修养的追求,展现了禅宗文化中重视内心平静与智慧的主题。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