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不孤(bù gū)的意思:不独自,不孤单
翠竹(cuì zhú)的意思:翠竹指的是绿色的竹子,比喻品德高尚的人或环境清幽的地方。
道书(dào shū)的意思: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也可指宗教经典或哲学著作。
扶疏(fú shū)的意思:扶持和疏导,指帮助和引导他人,使其得到适当的发展和改善。
寒节(hán jié)的意思:形容天气寒冷的时候。
凌寒(líng hán)的意思:忍受严寒,克服困难。
明月(míng yuè)的意思:形容月亮明亮清澈、明朗动人,也用来比喻人的才情出众、光彩照人。
双溪(shuāng xī)的意思:指两条溪流并行的景象,比喻两种不同的事物或观点并存或共同发展。
烟花(yān huā)的意思:烟花是指燃放时形成美丽的花火,比喻事物短暂而华丽的表象。
- 鉴赏
这首诗以“题双竹赠潘栗夫”为题,由明代诗人张泰所作。诗中描绘了翠竹在寒冷季节中独立挺拔的姿态,与双溪明月交相辉映的美景,营造出一种清幽脱俗的意境。
首句“翠竹凌寒节不孤”,生动地刻画了翠竹在严冬中坚韧不屈的形象,即便是在孤独的环境中,也保持着其高洁的品质。“节不孤”三字,既是对竹子坚韧精神的赞美,也暗含着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期待。
次句“双溪明月照扶疏”,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双溪之上,明月洒落,光影交错,竹影婆娑,构成了一幅静谧而美丽的画面。这里的“扶疏”二字,形象地描绘了竹林的茂盛与繁密,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深邃。
后两句“署郎清思烟花外,时傍秋阴读道书”,则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界景致巧妙结合。署郎,即官署中的官员,这里借指诗人自己。诗人身处官场,却能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行,不受世俗尘埃所染。他将思绪寄托于自然之中,远离喧嚣,于秋日的阴凉处,静心阅读道家之书,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智慧的启迪。这一场景不仅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风骨,也体现了他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展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文关怀。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