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音版原文全文
寒 灯 宋 /杨 万 里 老 稚 都 眠 我 独 醒 ,寒 灯 半 点 伴 三 更 。双 花 忽 作 蜻 蜓 眼 ,孤 焰 仍 悬 玉 胆 瓶 。
- 注释
- 老稚:指老人和小孩。
眠:入睡。
独醒:独自清醒。
寒灯:寒冷的灯火。
三更:深夜。
双花:两朵花。
忽:突然。
蜻蜓眼:形容花像蜻蜓的眼睛一样明亮。
孤焰:孤独的火焰。
玉胆瓶:古代的一种精致玻璃器皿,常用来插花或燃灯。
- 翻译
- 老幼都已入睡只有我清醒,寒夜中只有一盏灯火陪我到深夜。
两朵花突然像蜻蜓的眼睛般闪烁,孤独的火焰仍在玉胆瓶中摇曳。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夜寂静、人静心不静的独特氛围。开篇"老稚都眠我独醒",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清醒与周遭熟睡之人的反差,表达了诗人在安静夜晚中的孤独感受和深沉思绪。
"寒灯半点伴三更"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氛围。"寒灯"不仅指代夜晚的寂寞,还暗示了一种冷清与孤独,"半点"则是时间上的细腻描写,诗人正是在这深夜的静谧中伴随着微弱的灯光,感受着时间的流逝。"三更"指夜晚最深之时,即午夜过后不久,更强化了夜的深沉与孤独。
接下来的"双花忽作蜻蜓眼"则是一种生动的景象描写。"双花"可能是灯火在水面上的倒影,或者是诗人所见之物。在这寂静的夜晚,这些小花瓣被比喻为"蜻蜓眼",既形象地表达了其细小和生动,也反映出诗人对周围世界的敏锐观察。
最后的"孤焰仍悬玉胆瓶"继续使用灯火作为描写对象。"孤焰"指的是那唯一的、微弱的光芒,"玉胆瓶"则是一种精致的器物形象,用以比喻那孤独的灯火。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夜晚中灯火的孤单,而且也强调了它如同宝贵之物一般被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深夜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他对周围环境的感受。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的表达方式,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一种艺术手法。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寄焦公泽
身世旋蓬转,年华激矢忙。
漂流轻楚越,契阔易参商。
窃预三千日,行几二十霜。
金声留逸响,玉润有馀光。
仕路虽叨践,心蹊未敢荒。
轩昂遗俗物,感激企前芳。
燕雀惊鸿鹄,鸱鸢嚇凤凰。
倾都无孟子,通国毁匡章。
曾席虽云远,韩门未见忘。
铄金频减价,投杼几循墙。
素履微难任,流言众觉强。
箴言曾展转,攻鼓或相将。
眷想周宾裔,来居禹计乡。
一门如旅燕,三世寄飞梁。
何地逢遗秉,谁垣有树桑。
釜鱼时肖范,储石每矜扬。
儒术资斑见,乡评假寸长。
芹藜经伏腊,蘋藻备烝尝。
纻絮亏冬褐,丹铅薄晓妆。
晚蝉无重翼,瀌雪有骄阳。
唐彀虚曾入,齐飞宛未翔。
十年劳俛仰,三釜足凄凉。
怀刺终思重,车尘旧耻望。
有惭猗顿富,徒效老莱装。
曲表求端影,奔车倚怒螳。
力微甘黾勉,道拙分摧藏。
好恶乡人僻,风波世路常。
棘薪今合重,瓜蔓昔还伤。
颊舌知无补,丝桐或可量。
未教轻割席,庶复许升堂。
《寄焦公泽》【宋·华镇】身世旋蓬转,年华激矢忙。漂流轻楚越,契阔易参商。窃预三千日,行几二十霜。金声留逸响,玉润有馀光。仕路虽叨践,心蹊未敢荒。轩昂遗俗物,感激企前芳。燕雀惊鸿鹄,鸱鸢嚇凤凰。倾都无孟子,通国毁匡章。曾席虽云远,韩门未见忘。铄金频减价,投杼几循墙。素履微难任,流言众觉强。箴言曾展转,攻鼓或相将。眷想周宾裔,来居禹计乡。一门如旅燕,三世寄飞梁。何地逢遗秉,谁垣有树桑。釜鱼时肖范,储石每矜扬。儒术资斑见,乡评假寸长。芹藜经伏腊,蘋藻备烝尝。纻絮亏冬褐,丹铅薄晓妆。晚蝉无重翼,瀌雪有骄阳。唐彀虚曾入,齐飞宛未翔。十年劳俛仰,三釜足凄凉。怀刺终思重,车尘旧耻望。有惭猗顿富,徒效老莱装。曲表求端影,奔车倚怒螳。力微甘黾勉,道拙分摧藏。好恶乡人僻,风波世路常。棘薪今合重,瓜蔓昔还伤。颊舌知无补,丝桐或可量。未教轻割席,庶复许升堂。
https://www.xiaoshiju.com/shici/2067c6d3af558c0851.html
腊后感怀和光道韵
达人蔑视千钟禄,曲士惊谈五石瓢。
腊尽自怜春气近,月明谁念美人遥。
铅华次第开梅萼,金色依稀著柳条。
莫问阴山更阴处,数峰残雪未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