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
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
不分(bù fēn)的意思:不加区分,不作区别
残照(cán zhào)的意思:指太阳落山后,余辉照耀天空的景象。比喻人离去后,留下的影响还在。
处断(chǔ duàn)的意思:指处理问题或纠纷时做出决断,解决疑难情况。
断鸿(duàn hóng)的意思:指鸿雁断绝,形容友情或亲情的断绝。
霏微(fēi wēi)的意思:形容气象或事物微弱、稀疏。
干吕(gān lǚ)的意思:指擅长演奏乐曲或表演戏剧。
何处(hé chǔ)的意思:指不确定的地方或未知的位置。
鸿声(hóng shēng)的意思:指声音宏大、洪亮,有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声音。
皇明(huáng míng)的意思:指明亮如皇帝的光芒,形容光明正大、光彩照人。
缭绕(liáo rào)的意思:形容事物盘旋环绕不散。
漫天(màn tiān)的意思:形容遍布天空或四处飞舞的景象。
品物(pǐn wù)的意思:指物品的品质和质量。
散漫(sǎn màn)的意思:指思维或行为不集中,无条理,缺乏秩序。
四望(sì wàng)的意思:四处观察,四方面都看得很清楚。
天涯(tiān yá)的意思:指天边,引申为指遥远的地方或极远的地方。
同品(tóng pǐn)的意思:指同一类别的物品或事物具有相同的品质、价值、水平等。
无以(wú yǐ)的意思:没有办法;无法;无可奈何
小儒(xiǎo rú)的意思:小儒指的是年幼的儒家学者,也可用来形容年轻而有才华的学者。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雪景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易逝和个人抱负未酬的感慨。从技巧上看,诗人运用了鲜明的意象、恰当的比喻,以及对春雪特有的细微观察。
开篇“散漫天涯色”四字,便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平和淡远的春日雪景。这里,“散漫”一词传递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情怀,而“乘春四望平”则是诗人站在高处,放眼望去,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与寂静。
下面的“不分残照影,何处断鸿声”透露出诗人对光阴变幻的细腻感知,以及对于远方来去之物(如鸿雁)的关注。这里,“不分”表明了光线和影子之间界限模糊,而“何处断鸿声”则是对于声音来源的探寻,展现出诗人对自然万象细微变化的观察力。
接着,“缭绕先经塞,霏微近过城”两句,则是从宏大的地理环境切入到具体的雪景描写中。这里“缭绕”一词形容了雪花在空中飘舞纷飞的情状,而“霏微”则进一步强调了雪意的细腻与轻盈。
至于“因风低未敛,带雨重还轻”,诗人通过对自然天气变化的观察,表达了一种无奈和顺应的心境。这里,“因风低未敛”指的是雪花随着微弱的风力飘落而不散,而“带雨重还轻”则是形容了春日雨雪交织的情景。
最后两句“干吕知时泰,如膏候岁成”、“小儒同品物,无以荅皇明”,诗人通过对自然界规律的理解,反映出个人对于时间流逝和功业未就的感慨。这里,“干吕”指的是树木在春天恢复生机,而“如膏候岁成”则是比喻了诗人希望自己的学问或事业能够像自然界那样,随着时光逐渐成熟。而“小儒同品物,无以荅皇明”,则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所处的时代和社会地位感到无奈和自卑,没有能力去回应或者对应皇家的期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精美的语言,细腻的情感,以及深刻的人生思考,展现了一幅春雪中的哲思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