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
-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
成行(chéng háng)的意思:指事物按照既定的规则、顺序进行,达到预期的目标或结果。
春至(chūn zhì)的意思:春天到来
奋翼(fèn yì)的意思:指鸟儿振翅飞翔,比喻积极奋发努力,追求进步。
路长(lù cháng)的意思:指路途遥远,比喻事情的发展需要时间和耐心。
齐奋(qí fèn)的意思:齐奋指人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迅猛有力地行动。
秋日(qiū rì)的意思:指秋天的日子,也可引申为秋天的景色或氛围。
塞路(sāi lù)的意思:指道路堵塞,无法通行。
思归(sī guī)的意思:指思念家乡,渴望归乡的心情。
汀洲(tīng zhōu)的意思:指人物或事物处于危险或困境之中。
霄汉(xiāo hàn)的意思:指天空,也用来形容非常高远的地方。
潇湘(xiāo xiāng)的意思:指湖南地区的风景和水色。也用来形容优美的风景或文人墨客的才华。
阳雁(yáng yàn)的意思:形容夫妻之间感情深厚,相互依恋,如同阳光下的两只雁鸟。
依旧(yī jiù)的意思:依然如故,没有改变
- 注释
- 春至:春天来临。
衡阳:古代地名,今湖南衡阳一带。
雁:大雁,候鸟,秋季南飞,春季北归。
塞路:边塞的道路。
汀洲:水边的平地。
霄汉:天空。
雪尽:冰雪消融完毕。
翻风:春风翻动。
寒收:寒冷收敛。
潇湘:古代地区名,今湖南潇湘流域。
- 翻译
- 春天来到衡阳,大雁开始思念北方的故乡,路途漫长。
它们在水边的洲渚上一起振翅,一同飞向高远的天空。
冰雪消融,春风拂面,寒冷逐渐退去,夜晚的月光也显得清凉宜人。
它们应该会一直飞到秋天,最终返回潇湘之地。
-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春归的画面,通过大雁回迁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家乡的深情思念。首句“春至衡阳雁”即点出了季节和地点,设定了全诗的基调。"思归塞路长"则流露出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旅途的艰辛。
接下来的"汀洲齐奋翼,霄汉共成行"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雁群起飞的情景,显示出一种集体行动的壮观。这里的“汀洲”指的是河岸或湖堤,这些地方是大雁栖息的地方;“奋翼”则描绘了它们准备起飞的姿态,而“霄汉共成行”则表明了雁群一同飞向远方,共同完成他们的迁徙路程。
第三句"雪尽翻风暖,寒收度月凉"转换了画面,从冬季到春天的过渡,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变化,也反映出诗人内心从严寒到温暖的期待。这里“雪尽”意味着冬日渐去,“翻风暖”则预示着春风的到来;"寒收度月凉"则是在说春天虽然还未完全到来,但随着时间推移,气候也逐渐转凉。
末句"直应到秋日,依旧返潇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自己终将回到故乡的坚定信念。这里“直应”意味着自然而然的到来,“秋日”则是时间的标志;“依旧”二字表现出一种循环往复的情感,而“返潇湘”则是诗人心之所向,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
总体来说,此诗通过描绘大雁春归的壮丽景象和季节更迭,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思念,以及对自然规律中生命循环的感悟。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北窗闲咏
阴阴绿树雨馀香,半捲疏帘置一床。
得禄仅偿赊酒券,思归新草乞祠章。
古琴百衲弹清散,名帖双钩拓硬黄。
夜出灞亭虽跌宕,也胜归作老冯唐。
二月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强起出门,还作此诗,意思殊昏昏也
卯酒困三杯,午餐便一肉。
雨声来不断,睡味清且熟。
昏昏觉还卧,展转无由足。
强起出门行,孤梦犹可续。
泥深竹鸡语,村暗鸠妇哭。
明朝看此诗,睡语应难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