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8日(农历三月廿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五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六祖挟担赞》
《六祖挟担赞》全文
宋 / 释广闻   形式: 六言诗

柴已落在谁家,此行不空来去

手中担子相随心知应无所在

(0)
诗文中出现的词语含义

担子(dàn zi)的意思:指责任、负担、任务。

来去(lái qù)的意思:表示人或事物的到来和离去。

谁家(shuí jiā)的意思:表示不确定或无法确定的人或事物。

所在(suǒ zài)的意思:位置、所在的地方

无所(wú suǒ)的意思:没有任何地方

相随(xiāng suí)的意思:相互跟随,彼此陪伴

心知(xīn zhī)的意思:指内心深处明白、体会到的事情或道理。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智慧为底蕴,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六祖惠能挑着担子行走在山间的情景,寓意深刻,富有哲理。

“柴已落在谁家”,开篇便以柴火比喻人生中的烦恼和执着,柴火被放下,象征着放下心中的负担与执念。这句诗暗示了人生的追求与放下之间的辩证关系,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忙碌与放下之间找到平衡。

“此行不空来去”,接着描述了六祖惠能行走的过程,无论去还是回,都不空手而过。这里的“空”并非指空无一物,而是指心灵的空灵与自在。这句话强调了修行或生活的过程本身就有其价值,即使没有达到最终目标,过程中的体验和感悟也是宝贵的。

“手中担子相随”,进一步描绘了六祖惠能挑着担子的形象,担子象征着责任、负担或是内心的执着。这句话表明,即使在前行的过程中,这些看似沉重的负担始终伴随着我们,但关键在于如何与之和谐共处,而不是被其压垮。

“心知应无所在”,最后点明了内心的真正归宿。这句话意味着真正的自由和解脱,并非外在事物所能给予,而是在于内心的觉醒与清净。只有当一个人的心灵达到了一种超越物质、超越形式的境界时,才能真正感受到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讨了人生、修行与内心世界的关联,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内心的平静与自由,体现了禅宗思想中“放下即是得”的核心理念。

作者介绍

释广闻
朝代:宋

释广闻(一一八九~一二六三),赐名佛智,号偃溪,俗姓林,侯官(今福建福州)人。年十五从智隆于宛陵光孝寺。十八受具戒。八年,住育王山广利禅寺。十一年,住净慈报恩光孝禅寺。宝祐二年(一二五四),住景德灵隐禅寺。四年,住径山兴圣万寿禅寺。景定四年卒,年七十五。为南岳下十八世,浙翁琰法嗣。有《偃溪广闻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及所附林希逸撰《塔铭》。 释广闻诗,以辑自《语录》者及其中单编之诗依原卷次编为两卷。
猜你喜欢

絅庵先生悬弧中夏而延客以初冬致贺诚后时矣而馀觞犹可掇也辄成四韵庸助笑言

寒日西风净帽纱,清尊绿酒对黄花。

閒思往事三春梦,老觉流年两鬓华。

元节未妨寒食拜,寿觞应共海筹加。

小车莫厌频来驻,前辈如公更几家。

(0)

仙鹤褚道人尝欲得一诗久未能答近和元吉寿篇见者谓似游仙体因书以贻之然终不近也

曾立萧台缥缈天,尘心一堕八千年。

却从海上三山驾,来集城南五色泉。

辽鹤再闻中夜语,葛龙深抱午时涎。

绿章赤字无人检,犹在虚皇玉案前。

(0)

生辰会两学广文有以烟火为戏者因成四韵

贮烟含雾结机丝,旁络中联鬼不知。

一炬么微平地起,万花纷骇入云披。

龙蛇杂出星辰下,霹雳交从指掌驰。

直到上头人喝采,满衣灰烬踏泥归。

(0)

三日对客语

田农仓积起耕耘,蚕女机丝粲五纹。

万化流行视家政,百灵趋走听心君。

墦间醉酒妻孥恨,暮夜辞金天地闻。

此外有占吾弗问,直须亲与见羲文。

(0)

章文远送菊名报君知言其早也而已过重阳五日矣次韵戏酬并邀东曙澄夫元吉共赏·其二

一年好景寻常过,总为东篱菊未开。

消释西风两家恨,傍秋亭下小车来。

(0)

敬亭和赏菊联句至十月未已次韵奉谑且为芍药寻盟二首·其一

开缄奕奕见风神,百过赓酬意转新。

栗里黄花偏耐晚,谢庭红药已含春。

追攀未觉亭台夐,题品时应翰墨亲。

指屈东风宁几日,只愁无地著吟身。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